年度諮商展
茶味的麁相

茶味的麁相

  • 定價:500
  • 優惠價:945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2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有個古老的傳說:「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一直以來「茶」便是中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飲品之一,從最早的藥用、食用、祭祀用,經過長期的演變發展至今,「茶」已完全融入生活之中。從過去茶行賣茶到現在茶流派競相舉辦小型聚會,結合藝術之流創造出屬於台灣茶的新文化,成為一門顯學。

  本書以豐富多元的圖片,加上精辟簡潔的文字解說,完整呈現茶道之美學,解開茶人之迷惑,並將「茶席」帶入生活設計之領域,為台灣茶界注入嶄新的活力。

  作者李曙韻老師創辦「人澹如菊茶書院」,是目前台灣唯一在兩廳院及故宮舉辦過大型茶會之團體,如曾昭旭老師、嚴長壽先生、知名廣播主持人鄭村祺…等等皆為座上嘉賓,在茶界亦頗受好評。

  日本小說家北方謙三曾讚美過利休是透過敘述與「茶」周圍的物件來表達執著之「美」,讓讀者更加印象深刻。而人澹如菊茶書院的李曙韻老師更是茶界美學的代表,其融和了茶藝之趣、茶儀之美,並與花藝結合帶領大家進入茶美學之空間,讓現代人在煩擾的生活中多一份安定,多一份穩重;也期待茶美學能在台灣落地深根並為台灣茶文化開創出另一條康莊大道。

本書特色

  ★ 作者李曙韻為國內知名茶人,「人澹如菊茶書院」創立人,第十屆台北文化獎得主!

作者簡介

李曙韻

  與茶的淵源始於兒時記憶中父親的茶壽,一隻錫製保溫籃滿載著一壼溫暖□深不可探的褐色汁液。高中畢業第一份工作選擇在新加坡茶館茶淵,結交了三位一輩子永遠的茶知已。

  1991年來台赴東海中文系就讀,隨身的三大袋行囊中,有四套不同版本的《紅樓夢》、數把朱泥壼及一年份的各色武夷岩茶,當然,還有一顆對逝去的優雅文化的眷戀之心。來台前對台灣的印象均來自三毛及瓊瑤連續劇,誤以為台灣滿街都是梳髮髻 、穿旗袍的宋美齡,中文系裡皆是著馬褂藍衫子的鄭愁予。曾在台中茶館兩度短期工讀,一頭栽進了台茶的奧秘世界,也牽出了日後的一段茶姻緣。

  婚後在嘉義落了腳,繼承了一批五0年代夫家奶奶開茶館時用的白瓷壼,注定一生的喜怒哀樂都與茶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緣,所謂的天將大任於斯人也,先仁慈地配送了一位賭性超強 、屢挫不悔的先生來成就她一生的夢。基於行醫的工作限制,游先生將追求自由創作的理想都託付予她,任其自北至南,從印度尋茶至西藏,一晃十餘年裡從沒在經濟上獲得報酬 也無所謂。志業是由一群有夢的傻子一起築成的,自嘉義、台中、三義,一路北上教學,這個當年一意孤行隻身跑在這條孤獨茶路上的女子,不知不覺身後跟隨了數十位信仰支持者。問她前路追求的指標為何?她說只想試探茶的文化高度究竟有多深!

  因為「探索」頻道 ( Discovery ) 的英籍導演要求把台灣的茶事放在飲食文化篇,逐發奮將台茶文化登堂入室地呈現在表演藝術殿堂。在嘗試了一系列劇場的茶會之後,成功地成為第一個跨界整合各項藝術茶文化團體。

  2006年開始將茶從表演劇場過渡至陽明山的溪澗松林,□下了劇場的炫麗,這個以 「人澹如菊茶書院」為名的團體,在創始人的領航下,繼續探索著台灣茶事未來的無限可能。

  唯一能肯定的,是她對茶一往如初的信心。

攝影:蔡永和

  1984 成立個人攝影工作室,以鮮明個人風格投入台北人像攝影界,並為多家雜誌擔任特約攝影工作
  1989-93 為台北「果陀劇場」拍攝劇照作品:《燈光九秒請準備》、《雙頭鷹之死》、《愚人愚愛》、《火車起站》、《晚安我親愛的媽媽》、《淡水小鎮》等。
  1992-3 受邀於藝術家李美儀女士創辦的「圖騰攝影教室」指導人像攝影課程
  1993 於爵士藝廊舉行首次攝影個展---《異 塵》並出版同名攝影集
  1994-97 熱衷於攝影創作,先後完成作品《異塵-台北》、《台灣製造-鴿子的天空》、《腸胃-垃圾袋異想》、《紀末風景》等影像創作
  2002 以《龍山寺隨想》、《城市變形蟲》兩支DV創作短片,參加雷驤電影筆記班《市網膜剝離》影像展於 台北 華山藝文中心
  2003 於宜蘭誠品書店舉辦「城市閱讀影像」攝影個展
  2006 受邀於台灣蘭溪人文發展協會擔任「影像書寫學堂 」課程主持
  2007 為商周出版「鳥羽」台灣野鳥羽毛圖鑑一書之3000枚鳥羽攝影製作,該書獲2007年金鼎獎最佳工具書。
  2007 「步移在時間光影中」為產業文化創作,於中國上海CJCH曦爵國際公司Gellry開幕展
  2007 台北永康街一票人畫廊「茶煙」影像展
  2008 台北天棚畫廊「步移光影」影像個展
  2008 台北忠泰文化藝術基金會 MOT畫廊 藝術沙龍展

  目前專職影像創作及攝影美學教學,潛修生活茶道。

 

目錄

。編者的話
。推薦文-曾昭旭《你最好不要想了解曙韻》
     詹勳華     
。作者自序
。茶人的第三隻眼
。茶人的素養
。茶席的元素
# 燒水壺和爐
# 壺
# 壺承 
# 蓋碗
# 茶碗
# 茶盅
# 飲杯與聞香杯
# 杯籠 
# 杯托
# 水方
# 茶
# 茶席巾
# 茶則與茶匙
# 茶倉
# 茶帖
# 茶布包
# 茶棚
。茶湯之序-
。茶湯
。茶之花
。茶煙
。給十六席同學
。我的陶藝家朋友們
。一甲子的風華
。作者後記
。樹
。山居茶事
。人澹如菊茶事記事
。南宋審安老人《茶具圖贊》
。賣茶翁《仙窠譜》
。錢樁年<茶譜.茶具十六事>
 

引言

一顆茶籽的尋根之路

  李曙韻與茶的淵緣始於兒時記憶中父親的茶壽。來自泉州的父親與那壺褐色的汁液成了封建遺民中父權的象徵。高中畢業後為走出自閉的個性,主動投入茶館的服務工作,進而選擇了茶風鼎盛的台中做為升學之路。

  20世紀90年代的台灣茶界還是以男性為主要思想核心,包括茶具設計、茶席擺設、及茶人的形象都由男性的審美角度出發,女性茶人只一味地扮演低姿態的小媳婦角色。「台灣茶事研究會」會長曾昭旭教授一再表示:李曙韻的出現對當時風氣仍舊保守的台灣茶界,無疑似顆深水炸彈。以她女性細膩的敏銳感官於1996年創辦了「人澹如菊茶書院」,一個以實驗美學的茶文化團體,不斷地去印證傳統茶學理論落實在當代台灣社會的種種可能。

  她也強調以行腳的方式去驗證茶事,從印度錫蘭到西藏;自日本、韓國至大陸各主要茶區都有李曙韻尋茶訪道的蹤跡。如果說傳統台灣茶界的女性主要扮演被動、柔順、服從的角色,李曙韻則代表少數有文化自覺、力求從傳統茶界的男性勢力中突圍的先驅。

  一場劇場茶會的誕生

  因Discovery Channel企圖將台灣茶文化與台灣小吃劃上等號,李曙韻強烈地提出她的質疑。日本茶道成功地邁入各大美術館,成為和文化重要的哲學藝術象徵,前首相細川護熙也選擇茶碗創作作為他政治生涯的漂亮退路。反觀台茶一直在製茶的技術與感觀品評上磨跎,喊了幾十年茶藝口號卻很難擺脫解渴的功能形象,更遑論得到其他文化藝術界的認同。

  因此李曙韻提出了將台灣茶會與其他表演藝術,如「雲門」舞蹈,並列為台灣代表性的藝術面向,並為了拍攝的需要,首度嚐試了劇場茶會的創作,成功的整合了王心心的南管、游麗玉的古琴、中華花藝的造境藝術、楚戈的畫、董陽孜的書法、洪麗芬與鄭惠中的服裝、曾昭旭及其他文人的文學吟唱,成為21世紀初台灣茶文化獨步世界的劇場表現形式。

  以壺傳藝,以茶傳心

  掌聲與劇場炫麗燈光並沒有讓她迷惘,李曙韻意識到教育才是創造文化的動力,一個茶人的養成,除了正規教育體制的訓練,傳統的生活美學更能涵養茶人的心性。於是茶書院經常舉辦製茶、焙茶、評茶、品茶與行茶的各項課程,也定期在陽明山的松園舉辦「二十四節氣與台灣烏龍茶」的小型茶會作為對外的窗口,並數度帶團至日本、韓國、大陸與當地茶界交流。

  然而李曙韻並不以技而是以「人師」自許,自嘲自己是個「永不下班的事茶人」,她孤傲、固執、不遷就、不奉迎的態度固然令很多人卻步,卻轉化成她創作中那份純粹之力與美。 

  朱天心曾聲稱她不會讓任何藝術形式凌駕文學之上;以茶之名,同為女性創作者的李曙韻也肯定會傾其一生,讓台灣的茶文化超然於其他藝術之上。

推薦序

你最好不要想了解曙韻                       

  想要了解曙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應該說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或者乾脆這麼說罷:你只要起了個念頭「想」要去了解曙韻,就已經步入了歧途,注定很難乃至不可能了!

  跟曙韻認識久一點的人大概都會有此經驗或者感覺,就是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次變動乃至激烈的變動。從嘉義的老房子開始,你剛沉浸在那斑駁古雅的悠悠歲月中讚嘆不已,她已經搬到體育場邊換成有幾分後現代風格的場景了。而等你剛習慣了這明亮的氛圍,人澹如菊又已北遷到台北永康街的深巷之中,重新玩起古與今的歷史對話。但和嘉義老房子相比,此處又似乎更富於人情流動的趣味,許多朋友都把此處看作是沒事可以來串門子的地方。可是等大家習慣來這兒歇腳的時候,她忽地又跑到另一條巷子開闢了一處「別茶院」;這可不是個適合歇腳閒嗑牙的地方,一時間頗令一些常來串門子的朋友頓失所依。當然,現在別茶院的時代已近尾聲,而曙韻早已將活動重心轉移到晚香室了!

  於是朋友們終於可以有一些領會,或說終於對曙韻有了一些些「認識」與「了解」,那就是:曙韻是不讓你「習慣」的,你最好不要習慣於她的任何表現或精采表現,才不會被她的變所卡到。或者說:如果你覺得曙韻又變了,那就表示你其實已多少被卡到了。如果你沒有被卡到,你就只會感覺她在流動。你看待曙韻的最好心態,恐怕就是一切放下,用平常心去跟隨她的流動。當你心自然自在,水波不驚,你反而最可能欣賞到她在生命流動中當幾呈顯出來的一項項精采以及不精采。

  為什麼我會說「以及不精采」?因為你得連她的精采都放下,才能見到不精采也精采,或者說所有連結每一項精采的間質或過程,其實都是構成那精采高□的一部份。所以與其只欣賞那每一剎那的精彩,不如兼欣賞那生命流動的整體歷程。

  原來美不止是高□時靜態的剎那(如每一次茶會留下的影像),更是包含高□剎那在內的流動歷程。生命本是時間的藝術,曙韻也是,曙韻所一貫寄情的茶也是。

  原來在曙韻的所有流變之中,自有其一以貫之、永恆不變者在,這永恆不變者就是曙韻自己。若這樣說太虛靈,那麼稍稍落實言之,就不妨用曙韻自己所選擇的茶來象徵地表示(所以曙韻才自名為「事茶人」)。

  就如同一提起莫札特就想到音樂,一提起梵谷就想到畫,我們一提起曙韻也會就想到茶。

  原來茶就是曙韻在生命流動中的聚焦,好讓她心中的感覺與夢、創意與理想得以醞釀成形、精采呈現的憑藉。原來生命固然是一串時間的流動,卻不能只是流動,而須在流動中有一度一度的聚焦,以凸顯出生命存在的意義,然後流動才是流動,否則流動只是生命無聊的虛耗,或慣性的流轉。換言之,流動是為了聚焦而存在,高□的精采則是對生命流動的回報。我們因此明白曙韻為什麼不讓我們習慣,因而習慣就是死亡;曙韻為什麼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種新的□釀,因為不如此生命的存在就毫無意義。

  不過這樣說也有語病,好像曙韻身後潛存著一股什麼推力,逼著她不斷嘔心瀝血地前行,依我看並不然;西方許多典型的藝術家容或如此,曙韻則似乎只是樂在玩茶。我想這正是茶或者中國美學的微意所在,就是行程儘管多采多姿,其本質則仍只是自然恬澹,本來如此。生命以此恆在其自己而不致放失,也才能一以貫之,流行而不變。

  對了!這不就正是「人澹如菊」的意思嗎?原來曙韻早已一語道破了!又何勞我在此妄作解人呢!

  其實何止曙韻?一切人不都該如此嗎?差別只在事茶或非事茶罷了!

曾昭旭97.11.26

作者自序

水解身體之需,茶治心靈之渴                                          

  以茶解渴的概念在茶產業發達的國家例如:台灣才可能發生。早在晚清時期台灣茶業的出口值己超越一般民生所需之糖及樟腦。隨著經濟起飛台茶於二十世紀八零年代已漸由外銷轉至內銷型態,茶農生計普遍獲得提昇,開始捨得喝起自家茶了。農業時代的問候語「呷飽未」逐漸被「來喫茶」給取代,成為台灣家庭的主流待客之道,也間接塑立了茶為解渴之物的形象。

  然而現代人常因工作壓力過大,十之八九多患有消化性疾病,對含有咖啡因的茶飲並非人人身體可以消費的。伊朗籍的美國醫師貝曼格利在其著作《喝水好健康》中提出了種種因身體脫水而產生的生理反應,包括氣喘、高血壓、肥胖、中風等。其中更點出水具有其他飲料不可替代之理由,尤指含咖啡因的茶飲,因為咖啡因會造成排尿量比喝進身體的飲料量還多,因此將茶當解渴之物絕對是錯誤的觀念。這個科學的論點對一些把茶當嗜好性飲料非茶不喝的消費族群、因工作需要大量攝取茶飲的業者們及習慣用較多投葉量沖泡的重口味飲茶人,無疑是當頭棒喝。換句話說,適量地攝取咖啡因有助於腸道的代謝功能,並達到醒神清腦的效果。但企圖以茶當水來補充身體缺水之需,只會造成更嚴重的生理脫水現象。

  這對於長年致力於提昇台茶文化形象,極力挑戰台灣茶事的至高點之可能的我們,無疑是項褔音。我們可以義正嚴詞地大聲疾呼:喝茶解渴幾十年了,該開始品茶了吧!台灣茶事因承襲潮汕功夫茶法而獨鍾於小壼小杯,杯子大小普遍介於20~30cc,以台茶香氣喉韻並重的特質來看,一道茶沏個五、六巡己是鞠躬盡瘁了。一場聚會來個兩泡茶十來巡也不過200cc以下的茶湯,與一整個身體平均需要的2000~3000cc的水量相去甚遠,看來非得從我們日常的茶序習慣開始改變。

  台灣目前流行的茶序,一向以六人壼(約150cc)搭配3~4巡茶湯為主軸,每道茶序約莫二、三十分鐘。建議一開始先上一杯迎賓茶(約80~100cc的蓋杯茶),可選擇花草香料替代含咖啡因的茶類。例如在2005年冬日的梅花茶事中,我們仿效了乾隆皇帝的「三清茶」,以當令的新鮮梅花、松子、佛手柑加一兩片龍井茶。取其形美、香□、性溫和。2006年春日的竹子茶會更以日本金箔、西藏番紅花及湖南竹葉茶為素材,創作一支既補氣運血又色澤奪人的迎賓茶。在初茶與次茶前先奉上一杯白水以作為調節口腔淨度並達到暖杯之功能。一道茶四、五巡下來,再奉上第二杯白水,藉此回味上一道茶留在齒頰間的餘韻,也可再度補充身體所需的水。

  既然應避免過量喝茶,更應該好好選一支茶、擇一處水、挑些雅具細啜慢煎功夫一番。魯迅在《喝茶》一文中言及「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褔;不過要享清福,首先須有工夫,其次是練出來的特別感覺。」可見品味是一種可以用心學習的態度,喝茶帶給人們的悠閑感則是需要先把技術駕馭之後才能贏得的。與魯迅相隔兩、三百年的許次紓也在《茶疏》中提出「心手閑適」的品茗觀念。事茶時心要得閑,必先練就一手好技法。經驗不夠熟諗者往往要關注茶湯而疏於待客,或是勞於備薪汲水使得論茶談心的閑情不再,只是徒增勞役之苦。

  然而對年老胃弱脾寒者及體質對咖啡因過敏的人,茶飲往往是一種負擔。宋人蔡襄年老體病不能飲茶,仍每日「烹而玩之」以慰心靈。明人聞龍在回憶友人周文甫,指其終生無病與每日分六時段喝茶的習慣有關。偶有客訪煎茶待客不算,周公每日自旦明(早晨5~7時)、晏食(上午7~9時)、禺中(午時11~13時)、晡時(午後15~17時)、下舂(午後15~19時)至黃昏(晚間19~21時),終年飲茶不癈。逐感慨自己年長更耽迷於煎茶之樂□己「脾寒量不勝」。其實《茶疏》中早己指出,「茶宜長飲,不宜多飲。常飲則心肺清涼,煩郁頓釋;多飲則微傷脾腎,或泄或寒。」我個人年未四十□因教學之需,每日試飲數十種茶,長年累月已成脾胃極大的負擔。現嘗以水代茶,非必要的不以茶自娛。偶仿效古人茗賞之趣,多在茶器上多番琢磨把玩,或各處汲水試茶,必在茶湯濃淡做些調整。「澹非薄,濃非厚」,武夷耆老姚月明當年送我的一番話,非得有些年紀了才能深深領悟。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526448
  • 叢書系列:生活誌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6k / 19 x 26 x 0.8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茶人的素養



何謂茶味

屬於茶人獨特的人格品味。表面有殘缺的器物,往往經由茶人另類詮釋後,可以提升至超越市場價值的精神層面。年份及文物的完整性,已不能單純作為茶器的價值評斷;茶人獨特的審美經驗,彌補了古董文物商的不足。可以說,茶人是個藉由器物修行之人。其與文物收藏家的不同,在於不執著之心,捨得與人分享,而非藉由茶器收藏來宣示財富。經由茶人摩挲把玩的古茶器,不僅能增添人氣,更能感應古代茶人愛器如己的同理心。



沒有下班的茶人

如果自視為茶人,如同身著袈裟僧袍的宗教修行者,就不該在台上台下、人前人後表現不一。簡言之,沒有下班的茶人。一旦自詡為茶的修行者,茶人的德與格,自然就該受到公眾的評論。許多人在習茶的過程中,往往自作聰明,或機鋒太露,反而耽誤了茶性的養成。低調內斂,是習茶的安全姿態;留有餘地、不強求鋒頭,才符合茶人的格調。



當個有靈魂的茶人

我不太容易記得別人的姓名,但常常想起某人事茶的手部表情。臉部以下,包含肢體動作及手足姿態,對我而言,是內心的寫照。臉部,往往是出賣靈魂的部位,可以被偽裝,眼力不透徹者往往看不懂,但肢體卻很難偽裝。大部分的人在走路時,會透露著情緒。因此,日本茶道在進行時,便無背景音樂,由此可以藉著茶人或客人在榻榻米移動時,所產生的摩擦聲,去揣摩其內心的情緒。晚香室對外的門窗,一律採矮窗設計。坐在室內,能藉由路人行走的肢體語言,來作修行的觀想。這種回到嬰兒時期的高度,只能觀察大人腰部以下的肢體語言,是極為特殊的角度。



而眼睛,是臉部最不容易藏匿心事的部位。攻於心計者眼神帶煞,心術不正者則眼神飄浮,而修行者眼神深邃臻定。日本茶道在事茶時,茶人一律面對茶爐,而非客人,主客間很難產生眼神的深度交集。茶人面對的不僅是茶爐,而是摒除俗世後更純粹的自己。台灣茶席一向是面對客人事茶,主客間互動頻繁。如果遇到喧鬧的客人,很容易讓不熟稔者,茶越泡越浮躁。作一個有靈魂的茶人,以習茶累進的修養,將客人引領進入茶的意境,無須太多言語說明。專注茶湯,一如直視內心。茶湯的起伏,可以像呼吸吐納般,自然且因人而獨立。



找一個茶湯的對手

孤僻是茶人應有的特質。長期缺乏與外界溝通的茶人,固然能獨享茶湯的靜寂之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卻總不免令人感慨。對於不同於己的聲音,常以逃避或漠視處理,久而久之,便陷入主觀偏執。給自己找個茶湯的對手,不但能增強實力,在這條漫長的修行路上,更可以有個相互扶持的伴侶。找一個茶湯的媒介,可以是旅行中不同水源產生的茶湯表現。透過旅人的機遇,體驗不同的茶湯風情。我平日陪人練茶,以致感官過度負荷時,往往以一程旅行來重整歸零。一向隨身只帶支凍頂烏龍,來測試水質。不過,大多是處在禁茶的狀態,以致於一段時間的「留白」後所體驗的第一口茶湯,仿若旱後甘霖,鮮美無比。茶湯,是茶人內在的反射,情緒與素養,都會影響茶湯的表現。一味的唯心論,只能放任茶湯如情緒般的高低起伏,違背了以心馭茶、以茶養性的修行原則。



茶人的養成

一個茶人的養成是漫長的,首要是技巧的鍛鍊。初學者大多企圖從茶書中去尋求答案,卻未料陷阱重重。茶書院在教學過程中,並不直接提供解答,而是引導各人去挑戰感官的極限。透過反覆的練習,去豐富味蕾經驗。最終的成果,取決於各自的資質及精進度。



人澹如菊的茶會,一向預留二成茶席給新手上場。道行高深的前輩,總選擇坐在新手茶席。雖然技法生澀,手勢難掩僵硬,卻因對新事物的好奇,而展現赤子的熱誠。充滿宗教般純淨的趣味,只在新手身上才容易看到。或許老練的茶人更該自我警惕,停止在茶席上賣弄知識,適度地在事茶流程上展現「澀」的阻力,才能避免流於匠氣。



重視器物,是茶人養成的另一階段。京都高台寺的中埜老和尚,曾自嘲是個愛茶碗的老茶人,可以不喝茶,但不能沒有茶碗。這種愛器如命最典範的例子,是被譽為日本煎茶道中興之祖的賣茶翁高遊外。他深怕離世後,心愛的茶器會被糟蹋,就築起一座「茶具塚」將茶具埋葬。一如黛玉不忍落花隨著流水任意飄零,而以絹袋將花埋入花塚。同樣對萬物悲憫的胸懷,正是古人寓情於器、藉物抒己的自況。



我嘗言「見茶器如見茶人」。即便是個百元茶壺,對深諳茶道的主人而言,卻是格調的表徵,又豈是萬兩千金可以換得?因此,有修養的茶客,絕不輕易碰觸茶席上的道具,更遑論將茶器隨便地單手抓起。



茶人的天份

茶人的養成,並非急速特訓就可一步蹴位。學茶只有三年五載的人,論茶說茶都很踴躍,反倒是老茶人鮮少對外談茶。茶書院曾有同學求知若渴,熱中鑽研知識或過度投入裝飾茶席,反而遠離了茶湯的精神與茶道的本質。另有些茶界的第二代子女,自小就長在茶堆,呼吸到的都是茶的空氣,對茶對人都性情溫厚,卻缺乏企圖心與熱誠。這些茶齡資深卻道行顯淺的世家子弟,沒有藉口比別人不用功,我對他們教學的期許更顯嚴格。



反觀一些在各自專業領域都有深厚學養的人,把學茶當作生活的修行,不疾不徐,從容地親近茶事,反倒更快進入「心手閒適」的境界。換言之,適度的企圖心,可轉為習茶的動力。先天的悟性固然重要,後天的努力,仍可以彌補部份資質的不足。茶人的養成,需要付出努力,但不能太用力。



由器入道

陶藝家安藤雅信茶齡二十多年,曾陪學生練茶練到睡著,因而轉作陶藝創作。作品中,處處顯現茶人的細膩及追求完美的個性。陪人練茶,是件辛苦的任務,要學習包容事茶流程中一再地停頓與重複。曾有個用功的同學,一度走不出技巧的包袱,我要她暫時放下壺具,在公車上、行走時反覆地在心中默練茶序。在長達兩個月的訓練期間,身為老師的我,感受到很大的啟發,遂編了一齣《無茶之茶》的戲碼,並於二○○○年的坪林全國茶道菁英邀請賽中發表。在座的評審,賽前並未得知演出內容。當沒有茶湯的杯子被端送到評審面前時,造成大部分的人極端錯愕,記憶中,僅有曾昭旭教授以哲人之姿,自然得宜地享受起杯中的山川水秀。



二○○五年,我再度為當時罹病的羅曼菲老師,設計一席無咖啡因的《非茶之茶》。事茶人賴俊竹,其似僧非僧、似茶非茶的茶席,廣獲好評。二○○七年的穀雨茶會中,事茶人卞巧英腸胃不適,無法以含咖啡因的茶類練習。我請她依著平日的流程,以水代茶,反覆地練習,再為她準備一支由紫米與玫瑰花薰製而成的台灣花草茶,搭配玻璃的茶器及鏡面的席地席,以迷你高腳玻璃杯盛琥珀如葡萄酒的湯色,雖未飲用,也能醉人。



喜散不喜聚

茶書院的同學來自各行各業,做為導師,因材施教是有相當的難度。早年的書院採菁英制,教學是一對一,依各人的條件量身打造。後來聞風而來的人越來越多,才開始分班教學。然而,施教於老同學的方法,不見得適用於新同學,也就建立了書院不以資歷論輩份的特色。各人的特質與努力,才是書院一再傳承的教學方向。在老書院時,每一年我都會舉辦歲末茶會,感謝這一年來參與的同學,以及各界前輩師長的照顧。茶會人數一年年增加,但一些老臉孔也一再地流失,心中未免感慨。



賈寶玉天性喜聚不喜散,恨不得大觀園中的兒女永遠不要長大,不要離他而去。同樣用情至深的黛玉,則喜散不喜聚,深知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故選擇與人疏離。我待人看似冷漠,卻用情甚深,不敢隨意接納學生。一旦進入書院的門,就視同自己的孩子。每當有人離去時,總難掩失落,所以也喜散不喜聚。因此茶書院的人數成長非常緩慢,自己也隨時準備面對孑然一人的孤獨感。好茶恨少,茶緣恨短,且珍惜當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科普、飲食、電腦】高寶電子書暢銷書展:人生就是選擇的總和,全展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