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向海立生:清代臺灣的港口、人群與社會

向海立生:清代臺灣的港口、人群與社會

  • 定價:720
  • 優惠價:964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61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從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以來,港口市街便在全球史上扮演推手的角色,也是移民、族群接觸、商品、技術、制度、資本以及新舊文化最早的匯聚地。臺灣也在這股洪流中,躍上世界舞台。

  進入清朝統治時期,陸權性格強烈的清廷,港口政策趨於保守,又因距離遙遠,對臺統治嚴守正口對渡之制。然而,正口政策無法符合臺灣各地對外貿易的需求,造成走私盛行、私口崛起;加上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大幅衰微,港口管理出現了中央與地方政策和管理雙軌制的現象。

  另一方面,即便在官方政策限制之下,閩、粵移民仍大舉遷入,促使臺灣各地進入積極拓墾的狀態,全島出現了近兩百個港口。由於政策、條件、區位的差異,部分港口進一步變成市街,甚至是全球型(條約港)、全島型或區域型(正口)以及地區型(小口)的港街或港口城市。

  臺灣港口市街的發展,除了一般影響港街變遷的各種原因外,由於臺灣社會的移墾性質,不能忽視族群關係這項要素。而從族群的衝突和合作來觀察港街變遷或港街間的競爭,是過去全球港口城市史較少注意的面向。

  本書即試圖從全球史視野,透過梳理清代臺灣港街在政治、經濟以及社會面向的嬗變,呈現前近代港口市街發展的共相和殊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玉茹


  1966年生,臺灣臺南市人。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臺北大學歷史系合聘教授、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曾任日本東京大學外國人研究員、日本九州大學訪問學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訪問學人、日本早稻田大學太平洋研究中心特別研究員、Fulbright學術基金會訪問學者、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訪問學人、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人等。研究領域為臺灣社會經濟史、清代臺灣史、海洋史、區域研究。著有專書《國策會社與殖民地邊區的改造:戰時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東臺灣的經營》(日譯本:《台湾拓殖株式会社の東台湾経營:国策会社と植民地の改造》)、《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政治經濟的發展》、《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主編《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Merchant Communities in Asia, 1600-1980(與Madeline Zelin合編)。
 

目錄

導論:全球史視野下清代臺灣的港口市街

第一部 港口政策與管理
第一章 由私口到小口:晚清臺灣地域性港口對外 貿易的開放
第二章 清末新竹縣文口的經營與人際網絡

第二部 族群與港街變遷
第三章 番漢勢力交替下麻豆港街的變遷(1624-1895)
第四章 清代臺灣中港與後壠港街的發展與比較
第五章 閩粵關係與清代吞霄港街庄組織的變遷

第三部 港街貿易與網絡
第六章 從屬與分立:十九世紀中葉臺灣港口城市的雙重貿易機制
第七章 商業網絡與委託貿易制度的形成:十九世紀末鹿港泉郊商人與中國大陸的帆船貿易
第八章 通訊與貿易:十九世紀末臺灣與寧波郊商的訊息傳遞

第四部 港街信仰
第九章 潟湖、歷史記憶與王爺崇拜:清代南鯤身 王信仰的擴散

結論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64335
  • 叢書系列:臺灣研究叢刊
  • 規格:精裝 / 496頁 / 15.3 x 21.6 x 3.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從戰後至今,很明顯地港口都市的研究取徑,朝向避免港口和都市或是海軍和商業港口二分法的研究限制,而從海洋的港口、全球港口城市史以及跨洲或海域比較的觀點來探究,並逐漸重視功能演變、性別、特定族群、文化及跨文化面向的分析。港口城市研究也是跨學科注意的課題,方法因而更加多元化,歷史學、地理學、社會學、人類學者嘗試提出理想的範型。亞洲港口城市的討論,除了從殖民港口城市和帝國港口 城市的角度論述之外,甚至進一步類型化,至少有商業中心 (emporium)型,如麻六甲和廣州、出口(export-outlet)型, 如波斯出口油的城市、橋頭堡(bridgeheads)型以及進出口集 散(entrepôts)型。然而,如同 Frank Broeze 所指出,為了了解港口城市的性質、功能以及重要性,必須掌握其是一種動態 多元學科合成(dynamic multidisciplinary synthesis)的港口和城市。例如 1979 年 Santa Cruz 團隊使用殖民港口城市概念和理論來討論亞洲的港口城市,不一定適合解釋歐美地區的港口,無法成為一種有用的理想類型。換言之,港口城市是否存在一種共通的範型,仍需要針對全球各地域港口城市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近幾十年來,從跨海域或洲際的角度來討論和比較港口城市的研究成果,也漸多。不過,很明顯地,上述這些港口城市史的討論,大多忽略前近代海洋臺灣港口市街的存在及其角色。至遲十六世紀以來,臺灣的港口卻逐漸變成東亞、亞洲以及全球的人、貨物及資訊轉運或流動重要的門戶之一。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