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一個外國傳教士俘虜的長征:成邦慶回憶錄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中共的歷史著作已經把二十世紀三○年代共軍在中國內地的「長征」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神話。當時的潰敗現在被描述成勝利。長征途中的暴力、絕望和迷惘都在官方歷史消失。成邦慶的回憶錄為我們提供了一幅紅軍營地嚴酷的生活畫面,還原了被扭曲的歷史。

  本書是紐西蘭傳教士成邦慶 (Arnolis Hayman) 跟隨紅軍長征的回憶錄。1934年10月2日成邦慶在貴州被蕭克的紅六軍團扣押,跟隨紅軍長征413天後被釋放。本書忠實地「記錄了紅軍長征的一個側面」,內容有他們被俘、談判與釋放的經過,也有關於紅軍戰鬥、艱難行軍及政治宣傳等的記錄,更多是長征途中的日常生活細節,讓讀者如同置身歷史現場,對復原紅二方面軍的長征歷史及中國共產黨黨史研究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目前所見關於紅軍長征的歷史敍述中,最具史料價值的文獻應該是《紅軍長征記》,這是一本由眾多親歷者回憶錄編纂而成的作品。這些回憶錄都是在長征結束不久完成,沒有後來的思想路線鬥爭等條條框框的限制,因而被當代史家高華看作「最真實的長征記憶」。由外國人撰寫的長征回憶錄現有:共產國際顧問李德(Otto Braun)寫的一部,他在1932至1937年間與中共一起生活和工作,還有內地會傳教士薄復禮的兩本書,以及成邦慶的回憶錄。

  其中成邦慶的手稿一直湮沒無聞,直到2003年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安琳教授(Anne-Marie Brady)在澳大利亞發現原稿,整理後於2010年在美國出版。成邦慶手稿的特殊價值在於他獲釋後就立即撰寫,內容翔實豐富。手稿是非常個人化的敍述,記錄了成邦慶作為紅軍人質的生活,也描寫了紅軍擺脫政府軍艱苦而快速的行軍歷程,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時發生的暴力。成邦慶是個富有經驗的作者,他已在中華內地會雜誌《億萬華民》上發表了許多關於傳教工作的文章。

  成邦慶對他被俘經歷的記錄展示了較為全面的長征圖景,揭示了當時共軍儘管面臨許多困難卻仍能團結一致的原因。中國共產黨黨史裡的長征集中於毛澤東以及他與其他領導人的關係,成邦慶回憶錄卻記載了中共其他高級將領和中級將領如賀龍、王震、吳德峰、戚元德等人的故事。中華蘇維埃區的生活是怎樣的?長征的生活是怎樣的?中共軍隊如何讓士兵保持忠誠?中共如何向大眾灌輸他們的基本理念?這些令人感興趣的問題都可以在成邦慶回憶錄中找到答案。成邦慶回憶錄是他對紅軍近距離的忠實觀察和毫無保留的記錄。這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資料,72年之後才得以公佈於眾。
  
  本書第一章至第十八章,主要是論及被俘及紅軍控制底下長征的故事。成邦慶和他家人的被俘是被精心策劃的,而薄復禮和妻子只是他們在拜訪成邦慶後的回家途中不幸撞上中共部隊。成邦慶回想起在他被俘的數周前,有兩個湖南人來拜訪他,他們似乎在搜集情報。當紅軍最終到達舊州時,他們逕直到了成邦慶的住所。他和他的妻子被扣押,他們的屋子也被洗劫。紅軍對他們的態度讓成邦慶和他的孩子們感到懼怕,這些人稱他們為「帝國主義間諜」,威脅要殺了他們。這群被俘獲的人總共被罰贖金70萬鷹洋,每人10萬鷹洋。雖然妻子們和孩子們因成邦慶和薄復禮的「間諜」行為同樣被罰,但紅軍第二天就釋放了他們,並指導他們如何為所有人獲取贖金。成邦慶、薄復禮和他們的同工林榮貞小姐被迫加入了長征隊伍。

  成邦慶和他的家人及同工被自稱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治保衛局」的軍隊俘虜,書裡記錄了對他們著裝的印象。書裡亦披露了紅軍戰鬥力方面的資訊,但經常是無意的。例如紅六軍團通過無線電與紅一方面軍保持密切聯繫,因為他們最初的無線電報員在之前的一次戰役中犧牲,他們不得不讓被俘的一位政府軍話務員繼續為他們工作。

  此外紅軍戰士每隔兩周會得到「零花錢」,去購買小吃和其他生活用品。因為他們的特殊狀況,成邦慶和薄復禮最終也享受到這項特權。紅軍用以購買食物和其他生活用品的「零花錢」來源於劫掠,劫掠是紅軍戰士例行的職責之一。成邦慶的回憶錄提供了許多長征中日常生活的細節,揭露了士兵經常面臨飢餓,因為軍隊資源的供給僅是靠徵用。有時士兵會從傳教士那裡偷取食物,成邦慶和薄復禮的家人給他們送去的食物經常被紅軍將領沒收。紅軍以為所有外國人都很富有,因此他們的劫掠行為是公正的。較中國人而言,西方傳教士過著相對奢侈的生活,雇用了大量僕人等等,他們被認為是大地主,也由此被當作大地主來對待。成邦慶自己根本沒有錢,但他很難說服審訊者相信他經濟困難。

  唱歌是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大多數人是文盲。讓成邦慶尤其惱怒的是紅軍中流行的一首歌是「殺,殺,殺,讓整個世界灑滿鮮血」,其旋律竟然與一首很有名的基督教聖歌「耶穌喜愛一切小孩」完全一樣。

  最後一章十九章論及成邦慶的釋放,經歷413天的囚禁和被迫行軍後,成邦慶突然被告知他可以獲釋了。成邦慶1935年11月18日獲釋,那一天,蕭克和賀龍的部隊最終離開他們被蠶食分割了的蘇維埃根據地,動身與張國燾將軍的部隊會合。成邦慶獲得自由,是因為他身體太虛弱,無法在長征中行軍,但薄復禮沒有獲釋,因為他對再次行軍的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仍有價值。

  成邦慶在長征途中極端困難條件下所表現出的勇氣和謙卑,為他贏得身後的名譽,也為中共黨史中一段關鍵時期提供新的視角。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成邦慶 (Arnolis Hayman, 1890–1971)


  1890年生於錫蘭(今斯里蘭卡),1892年移居紐西蘭基督城,為英國救世軍傳教士之子。

  1913年成為中華內地會傳教士被派往中國貴州省,一直在貴州生活和工作,直到1934年10月2日在貴州被蕭克領導的紅六軍團扣押,後跟隨紅軍長征達413天,他是少數見證紅軍長征起始階段的外國人。

  除本書回憶錄外,他也在中華內地會雜誌《億萬華民》發表了許多關於傳教工作的文章。
 

目錄

譯者前言
編者前言
導論
第一章 被俘
第二章 誰能隔絕?
第三章 天路歷程
第四章 行軍途中
第五章 紅二軍團與紅六軍團會師
第六章 逃跑與被捕
第七章 受審
第八章 談判
第九章 上帝的囚徒
第十章 又行軍
第十一章 到達桑植
第十二章 再次跋涉
第十三章 談判
第十四章 為蕭克將軍唱聖歌
第十五章 挨打
第十六章 重回桑植
第十七章 紅軍大集合
第十八章 釋放
附錄 成邦慶與薄復禮的釋放
索引
 

譯者前言

劉家峰


  目前所見關於紅軍長征的歷史敍述中,最具史料價值的文獻應該是《紅軍長征記》,這是一本由眾多親歷者回憶錄編纂而成的作品。這些回憶錄都是在長征結束不久完成,沒有後來的思想路線鬥爭等條條框框的限制,因而被當代史家高華看作「最真實的長征記憶」。

  然而,在長征親歷者的歷史敍述中,有兩位內地會傳教士的回憶錄值得特別留意,分別是來自瑞士的薄復禮(Rudolf Alfred Bosshardt,1897–1993)和來自紐西蘭的成邦慶(Arnolis Hayman,1890–1971)。他們在1934年10月1日和2日在貴州被蕭克領導的紅六軍團扣押,後跟隨紅軍長征長達一年多。薄復禮的回憶錄於1936年11月在英國出版。成邦慶的回憶錄稍晚於薄復禮完成,但卻一直湮沒無聞,直到2003年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安琳教授(Anne-Marie Brady)在澳大利亞發現原稿,整理後於2010年在美國出版,書名直譯為《長征路上的一位外國傳教士——內地會成邦慶回憶錄》。
  
  成邦慶回憶錄並不長,譯成中文不足九萬字,但內容豐富,有他們被俘、談判與釋放的經過,也有關於紅軍戰鬥、行軍的艱難及途中的政治宣傳等,當然更多內容是關於長征途中的日常生活細節。這部回憶錄對我們長征史、黨史研究都是不可多得的史料,筆者覺得有必要把這部回憶錄介紹給國內學術界。如果把這部回憶錄跟以前的長征敍述做一比較,就能更清晰地看到其價值。下面就此再稍加鋪陳。
  
  首先,從回憶錄的主題來看,正如蕭克評論薄復禮回憶錄的價值一樣,成邦慶回憶錄的重要性在於他忠實地「記錄了紅軍長征的一個側面」。蕭克認為歷史是多方面的,中國工農紅軍的歷史也不例外,也是一個多側面的。他提醒研究者不要只「喜歡看它的正面,不想看它的側面,更不敢看它的背面」。薄復禮、成邦慶回憶錄正是這樣一部反映紅軍長征「側面」、「背面」的著作,這對我們今天全面理解當時紅軍長征的艱難複雜歷程無疑具有重要的補充作用。
  
  其次,從敍述的內容主體看,以往長征敍述的主體集中在中央紅軍,而紅二、紅四方面軍以及紅二十五軍的長征則很少涉及,而成邦慶(包括薄復禮)回憶錄所敍述的主體恰好是紅二方面軍(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合編而成)。成邦慶跟隨紅軍的413天,正好是紅六軍團第一次長征的過程。該回憶錄對復原紅二方面軍的長征歷程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再次,成邦慶回憶錄的重要價值還在於它對於長征途中日常生活的描述。他所敍述的這段長征,有激烈的戰鬥和行軍的驚險,但更多是日常生活的細節。他的敍述通常都是不加修飾,直抒胸臆,頗具個人化色彩,大大彌補了以前長征敍述中有關日常生活細節的不足,讓讀者如同置身歷史現場。
  
  當然,還須提及一點,即讀者在閱讀成邦慶(包括薄復禮)的回憶錄時要注意,這兩部作品本意是用長征這段經歷來感恩上帝、為上帝做見證的證道作品,並非是要弘揚紅軍的長征精神。這點從他們原有的書名即可看出。薄復禮著作的第一本書英文書名是The Restraining Hand: Captivity for Christ in China,直譯是《抑制之手——為基督在華被俘》,第二本書原名是The Guiding Hand: Captivity and Answered Prayer in China,直譯是《舵手:在華被俘與神的回應》,成邦慶的回憶錄原來有個題目Who Shall Separate? 直譯為《誰能隔絕?》,這些題目都頗具基督教意味,語句直接出自《聖經》。我們在閱讀、使用這些著作時要注意當時寫作的特定語境。還有,本書主人公對紅軍長征的個別敍述與我們今天的認識有所不同,可能還有一些對紅軍的不實之詞,但出於保存史料、求實求真的目的,翻譯出版時不做任何刪改,這點請讀者閱讀使用時多加注意。

  本書涉及湘鄂黔川等省的地名,譯者儘量回譯到當時的名稱,並注明現在的地名。凡不確定的地名,括弧內都附有原英文名稱。所涉及的人名,凡有查到外國人自取的漢名,一律用其漢名,沒有漢名或查不到的則直接音譯。本書所引用的聖經經文,譯者採用了國內通行的和合本翻譯。本書註腳,部分是原編者所加,部分是譯者所加,凡譯者所加注釋,後面都標有「譯者注」。(節錄自本書譯者前言)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131349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聯經_領券折百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