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您輸入的關鍵字: 龔卓軍
分類(單選) |
顯示所有篩選
|
---|---|
配送方式(可複選) | |
電子書(可複選) | |
其他(可複選) | |
|
搜尋結果共 29 筆, 頁數 1 / 2
呈現:
交陪美學論:當代藝術面向近未來神祇
● 龔卓軍「近未來的交陪:台南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相關論述首次有系統集結成書。 ● 臺灣獨特之「交陪美學論」第一本專書 ● 評論爬梳國內外相關重要文獻、學術研究、及當代重要展覽、影像、表演、藝術季等作品 ● 全書裝幀設計由入圍...... more |
|||
憂鬱的進步:2012第三屆台灣國際羲(二書+DVD)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鳳甲美術館自2008年起,為回應逐漸蓬勃發展的台灣當代藝術以及錄像藝術,創立以錄像藝術為基礎的國際展覽:「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本展以鳳甲美術館為主要展場,兩年一次,採取由策展... more |
|||
交陪美學論 (電子書)
● 龔卓軍「近未來的交陪:台南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相關論述首次有系統集結成書。 ● 臺灣獨特之「交陪美學論」第一本專書 ● 評論爬梳國內外相關重要文獻、學術研究、及當代重要展覽、影像、表演、藝術季等作品 ● 全書裝幀設計由入圍...... more |
|||
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
賀!龔卓軍《身體部署》榮獲中央研究院2007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 (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龔卓軍情染精神分析、現象學與藝術。作為全方位的新銳學者,藉著梅洛龐蒂的身體哲學,他把人人能談卻不知如何下手的部分挖了地道,在根柢裡,他貫穿了...... more |
|||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精裝]
具有多重身分的藝術家李俊賢在2019年病逝,造成臺灣藝壇的震動。從1970年代中期到2018年,歷經四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他扮演過國高中教師、組織畫會、擔任雜誌主編、參與紐約中報的美編工作、成為建築系副... more |
|||
藝術認證97期:逐光物語
「可見性是光的一種質地。顏色則是光的面容。……光是所有生命的起源。『可見』是生命的特徵之一,它無法脫離生命而存在。」 在2021年的歲末,《藝術認證》97期,以「逐光的人」為主題,關注的便是以「光... more |
|||
跟著俊賢去旅行
《昆丁藍》、《南島藍》雙封面,重磅出版 人稱漂撇「爐主」的前高雄美術館館長本身為畫家的李俊賢,作品中埋伏著各式地方語言、文化元素及在地意象,譬如亞熱帶物產與陸地海景,皆囊括於其鮮豔搶眼的作品風格... more |
|||
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
「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帶著各路臺灣妖怪移師臺北,結合文學、藝術、動漫插畫等元素,在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的奇幻光譜中,打造屬於臺灣的百年孤寂魔幻場域。... more |
|||
小小閱讀通信 專刊:痛之書
角度切入「極痛之書」的誕生與過程。 主題專欄: 蘇菲.卡爾的偏執之道 知名策展人龔卓軍專文 揭露《極度疼痛》中文版出版之秘! 專訪大家出版總編輯賴淑玲、《極度疼痛》譯者賈翊君 痛的頂點之後 專訪《以我為器》作者李欣...... more |
|||
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
所、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教授,《張老師月刊》創辦人之一。1951年出生,2012年卒於花蓮。 譯者簡介 龔卓軍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曾任教於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及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所長,現為該所博士班專任副教授...... more |
|||
自由與命運:羅洛.梅經典(三版)
重返生命搏鬥喧聲的競技場 羅洛.梅(Rollo May)是二十世紀西方精神醫學界極富盛名的存在主義心理分析大師,被稱為「美國存在心理學之父」。他身為心理治療家,卻出入於哲學、文學、古典研究、以及... more |
|||
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眼與心
modernes)雜誌。 本書《眼與心》原為梅洛龐蒂生前發表過的一篇長文,最終以單行本形式聞名於世,這是 梅洛龐蒂最著名的現象學藝術論。 譯者簡介 龔卓軍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現象學與...... more |
|||
內在英雄(第二版)
喚醒個人內在沉睡的英雄 英雄主義不再被定義為移山倒海, 而只是去了解山和海: 完完全全地做自己,以不否任的態度觀照實存, 並對生命提供我們的功課,敞開心胸來學習。 「英雄自日常生活... more |
|||
傅柯考
達姆施塔特科技大學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楊凱麟,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譯有《德勒茲論傅柯》(麥田),《消失的美學》(揚智)。 龔卓軍,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著有《文化的總譜與變奏》(台灣書店...... more |
|||
眼與心: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 (電子書)
modernes)雜誌。 本書《眼與心》原為梅洛龐蒂生前發表過的一篇長文,最終以單行本形式聞名於世,這是 梅洛龐蒂最著名的現象學藝術論。 譯者簡介 龔卓軍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現象學與...... more |
|||
醫院裡的危機時刻:醫療與倫理的對話
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醫護人員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協助病人與家屬面對重症與死亡。作者以說故事的方式細膩道出疾病、個人、家庭及社會之間的互動與衝擊。它提醒醫護人員要超越醫療這個小框框,進入更寬廣的病人... more |
|||
鬼魂的迴返:2014第四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長期關注現代生存以及現代性發展的議題。第四屆展覽「鬼魂的迴返」則是探尋現代性空間之外的敘事可能,並藉此回望由現代性敘述、全球化以及新自由主義所構成的現代... more |
|
||
鬼魂的迴返:台灣當代藝術中的幽靈徘徊學
內容經過嚴謹編輯工作而成,包含6篇專文、10篇專訪、3場座談紀錄,為「鬼魂的迴返」展覽田野調查之工作成果。全書共15萬字,400頁整,採日本文庫本形式手感風印刷,封面由大陸木刻家王亮為此展覽、海報與書... more |
|
||
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
蕭壠園區為彰顯傳統信仰文化美學,搭配三年一科「蕭壠香科年」,推出本次藝術節,以東方與西方當代藝術為媒介,邀請38組國內外攝影、錄像、繪畫、裝置類藝術家,透過各自創作或對場對作的方法,重新詮釋寺廟遶境交... more |
|||
影像、偶然、非秩序:重探台灣藝術的當代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藝術觀點ACT》自2010 年初改版發刊以來,以探討台灣藝術的當代性為核心工作,在發行三年多共十餘冊之後,結合美學、電影研究、藝術史及藝評等相關領域,已累積一定質量的藝術論述與實踐成果。為繼續推進對... more |
|
||
現在之外:謝德慶生命作品
Abramovic)、桑提亞哥.席耶拉(Santiago Sierra)、提姆.艾切爾斯(Tim Etchells)的一系列信件。中文版亦收錄台灣藝術理論家龔卓軍(Jow Jiun Gong)的專文。 這本經過精心編纂的集冊,對所有傾心於新近藝術史...... more |
|||
2019臺南傑出藝術家巡迴展 交陪大舞台:陳伯義╳吳其錚雙個展[精裝]
「臺南傑出藝術家巡迴展」每年遴選具代表性的臺南藝術家巡迴展出,期能讓更多外縣市民眾認識臺南知名藝術家的風格與創作內涵。本年度策展人龔卓軍藉由移動劇場的概念策辦,選擇陳伯義、吳其錚兩位藝術家進行攝影與陶藝的「對場作」,企圖展現對於「偶」和...... more |
|
||
自由與命運:羅洛.梅經典
重返生命搏鬥喧聲的競技場 羅洛.梅(Rollo May)是二十世紀西方精神醫學界極富盛名的存在主義心理分析大師,被稱為「美國存在心理學之父」。 他身為心理治療家,卻出入於哲學、文學、古典研究、... more |
|
||
空間詩學
「我們的家屋是我們在世間的小角落,誠如常有的說法,家屋是我們最初的宇宙,一個真實的宇宙,如果我們親密地看待自己的家屋,即使最破落簡陋的落腳處也有美妙之處。」 家屋的空間散發出一股吸引力,它蘊集了它... mo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