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我要重新搜尋】
您輸入的關鍵字: Warner Classics
搜尋結果共 2975 筆, 頁數 4 / 50
呈現:
芭托蕾姐妹是一對來自法國隆河─阿爾卑斯大區的音樂天才。妹妹凱蜜兒可以同時演奏小提琴與大提琴,姐姐茱莉則是小提琴與中提琴家。當茱莉十五歲在「法國電視二台」著名的青少年古典音樂比賽節目《神童》獲獎後,她的... more
烏拉圭當代指揮家瑟瑞布里爾是錄音史上錄製專輯數量名列前茅的指揮家與作曲家,創作超過100首作品。他與伯恩茅斯交響樂團費時4年錄製的《德弗札克:交響曲全集》備受讚譽,這些錄音因其出色的表現力、細節處理以... more
鋼琴家阿勞出生於1903年2月6日,他是一位天才,5歲就在聖地牙哥舉辦第一次公開演奏會,9歲時在智利政府的支持之下,他被送往柏林,在那他進入史特恩音樂學院追隨馬丁‧克勞斯學習6年的時間,而馬丁‧克勞斯... more
《注視嬰兒基督的二十個眼神》是作曲家靈感爆發的傑作,是20世紀名副其實的代表作,也是規模龐大的巨作。作曲家梅湘充分利用了他豐富的音樂語言,從通俗的聖歌到印度教;從希臘的節奏到鳥鳴。讓這部作品看似普遍但... more
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備受好評的「新視野 SACD系列」已經進入第10輯,再次證明了當代音樂曲目對於他們來說的重要性─即使是在危難時刻也是如此。當2020與2021歐洲疫情嚴峻的時刻,樂團被迫減少演出,... more
指揮家索契夫來自俄羅斯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七歲開始學習鋼琴,是俄羅斯著名指揮教師穆辛最後的幾名學生之一。2003年,二十六歲的索契夫被任命為威爾斯國立歌劇院音樂總監;兩年後出任土魯斯市國立管弦樂團客... more
2012至2021年間,史特拉斯堡愛樂管弦樂團在其音樂總監馬爾柯.萊東加的指揮之下,演出作曲家楊納捷克生命最後幾年的兩部作品,這兩部作品都展現出對生命的肯定的正向力量,其一為《格拉高利彌撒》,既具有紀... more
在2021年的11月,指揮家艾姆與其創立的星光古樂團舉行兩場慈善慶祝音樂會,一場在柏林,另一場則是在艾姆的家鄉─巴黎,以慶祝星光古樂團成立的20週年。音樂會中所演出的曲目主要出自於歌劇,包括:韓德爾、... more
歌劇《路西奧‧錫拉》是在1772年莫札特16歲時所創作的,是一部充滿激情與政治背景設定在古羅馬時期關於獨裁君王路西奧‧錫拉的故事。指揮家埃基爾貝說:「莫札特在這部作品中對於處理不同角色的手法非常精湛。... more
●2001年法國隆─提博國際鋼琴大賽冠軍,且為該獎項史上最年輕冠軍得主! ●2005年第十五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第三名! 林東赫出生於首爾,十歲到莫斯科留學,1996年在莫斯科的蕭邦青年鋼琴家大賽得到第... more
《聖母院復活節歌曲集》是由巴聖母院唱經班的成員所演出,為有才華的兒童、青少年與成人提供培訓和表演的機會。這張專輯中的曲目跨越6個世紀,以及貫穿法國、義大利和德國的音樂文化,這是2019年為復活節準備期... more
2019年,於紐西蘭長大的薩摩亞男高音─帕帝,首次在歐洲亮相,當時他在法國波爾多參與董尼采第歌劇《安娜‧波蕾娜》的演出,他是一位熱情洋溢的抒情歌手,與他的觀眾建立連結,並迅速躋身世界男高音的行列。帕帝... more
匈牙利女高音艾莫克.芭拉特是近年來備受期待的新世代歌手,早在求學時代就開始登台演出,2019年成為古樂大廠Warner Classics / Erato的獨家藝人,發行個人專輯【我欲高飛】獲得極高評價,2022年再度發行以韓德爾歌劇詠嘆調...... more
Josquin des Prés 逝世 500 週年 佛蘭德各流派的音樂,以復調音樂為巔峰,由希利亞德合奏團、吉爾斯賓舒瓦合奏團、塔文納合奏團和國王歌手等知名團體演奏。一個散發著令人印象深刻的美感的紀... more
此張專輯是指揮家埃基爾貝帶領她所創立的島嶼古樂團,權勢19世紀巴黎傑出先驅人物─女性作曲家露易絲‧法杭克的作品。此專輯錄製露易絲‧法杭克的3首交響曲當中其中兩首,C小調第一號交響曲,首演於1845年,... more
法國作曲家白遼士所創作的《安魂曲》,是當時應法國政府的部長委託而創作,用以紀念在1830年7月革命中犧牲生命的士兵。《安魂曲》是白遼士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其中包括富有想像力與龐大的管弦樂團編制,以及4... more
「蒙特威爾第合唱團的演唱非常好,並且被很好地錄製下來。是一份精彩的錄音」~ Gramophone 1953年當Erato廠牌邀請Michel Garcin擔任新的音樂總監開始,就率先為指揮家賈第納提供... more
法國年輕女高音德蕾西在2016年贏得多明哥世界歌劇聲樂大賽、法國古典音樂大獎後,迅速在歐洲歌劇界崛起,德國《歌劇世界》評選她為年度最佳青年藝術家。2017年,她在哥本哈根歌劇節獲得年度青年歌劇藝術家,... more
義大利歌劇作曲家董尼采第,一生完成了近七十齣歌劇,在他的快筆之下,有膾炙人口的《愛情靈藥》與《拉美墨的露琪亞》等不朽名劇,還有更多被世人淡忘的作品。所幸這半世紀以降的美聲歌劇復興運動,董尼采第許多珍稀... more
「BariTenor」(中音男高音)並不是一個標新立異的名詞,儘管這種聲樂分類如今少見,然而在歌劇四百多年的漫長發展史,曾佔有一席之地,特別在羅西尼的歌劇,往往將尊貴且年長的主角,設定由中音男高音來詮... more
隨著今年(2021)秋天小提琴家甘乃迪發行的第2本書,他也親自選曲由華納古典發行這套3CD份量的精選輯,並在精選輯中收錄節選書籍裡的文字。此精選輯採用與書籍相同的封面,兩者於英國同時間發行。 書籍介紹... more
1441年,亨利六世國王創立劍橋國王學院時,成立了一個由16名成年男性和16名男童組成的合唱團,在教堂內進行每日的儀式。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的英國信徒對於教會音樂相關的事務很慷慨,定期向教堂和修道院... more
1.來自美國的古典鋼琴家Jeremy Denk,還喜歡藉由文字描述音樂背後的故事。Jeremy說道:「我一向著迷於音樂裡那些說故事的元素,探索音樂是如何吸收文字的脈搏,又或是文字怎樣被注入音樂的脈搏中... more
法國作曲家聖桑逝世於1921年12月,今年為紀念他的逝世100週年,法國國家管弦樂團與其音樂總監馬賽拉魯,選擇錄製聖桑的5首交響曲作品,包括:第1、2、3號交響曲,以及兩首沒有編號的早期作品《A大調交... more
「一場與丹麥國家交響樂團一起經歷的危險音樂會!」 《交響樂曲中的「謀殺」》是丹麥國家交響樂團概念系列音樂會中的一個系列,還有另一個系列則是充滿神秘、刺激與流行電影的電影配樂的精采音樂會。丹麥國家交響... more
此套由備受讚譽的鋼琴家理查‧古德所錄製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是由Nonesuch在1993年發行,並入圍當年的葛萊美獎,現在以10張CD重新發行,並附上40頁的解說冊,其中包含由已故音樂學家麥克... more
繼上張專輯《一個法國小姐在紐約》以法國女孩的思維來勾勒紐約與大西洋兩岸之間的音樂遐想之後,這次來自法國的小號精靈露西安,因2017年到布宜諾斯艾利斯演出的所見所為為靈感,將帶領大家來到這位位於南美洲阿... more
「就像是安斯涅在1995年與奧斯陸愛樂錄製的現場錄音一樣高潮迭起與出色,但對於樂曲內涵有更深入的探索與狂想。」~紐約時報 「技巧上的挑戰如同輕輕甩開雨水一樣輕鬆,且巧妙維著必要的優雅與平衡,其餘的一切... more
「獨特的詮釋,令人印信深刻。在維也納的耶穌會教堂中錄製,呈現出別緻而華麗的聲音,可以察覺出有一種南歐演譯的風格,熱情洋溢的戲劇性,以及恰到好處又自由的呼吸感。這是多年來文化上最敏銳的解讀,與真正忠於原... more
顏尼歐‧莫利克奈的電影配樂無疑是一個寶藏,為各式各樣的影像提供無限的創意,而不僅止於此,只要深入研究他的作品、重新編曲、重新發掘,會發現他的音樂依然辨識度高且一樣動聽感人。不過將爵士樂融入其中,則是將... more
出道三十五年,身兼女低音與指揮家的史都茲曼,以其在音樂領域的重要貢獻,2019年榮獲法國政府頒發象徵最高地位的榮譽軍團勳章。而史都茲曼繼前張個人專輯【火焰】之後,2021年最新專輯【巴洛克女低音】,不... more
巴倫波因與帕胡德是目前在德國柏林擔任重要職務的音樂家─巴倫波因在柏林國立歌劇院擔任音樂總監,而帕胡德則是在柏林愛樂擔任長笛首席。此張專輯曲目為貝多芬的室內樂作品集,錄製於2020年6月在擁有700個座... more
●2011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大提琴組亞軍 ●2013法國「音樂之光」獎年度「啟示Revelation’」獎(優秀青年人才獎) 今年26歲的法國大提琴家艾德加.莫羅在2014年於Erato廠牌發行個... more
今年(2020)是日本小提琴家五嶋綠登台演出的35週年紀念,同時12月也是作曲家貝多芬的250歲生日,本張專輯特別挑選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2首為小提琴與管弦樂團而創作的浪漫曲以茲向貝多芬致敬。 ... more
在室內樂曲裡,貝多芬的十六首弦樂四重奏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九部交響曲、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一樣,同時也表現出他創作生涯不同時期的特色。2020年被全球樂界視為貝多芬年,因此從2019年春季一直到202... more
舊金山是北加州的核心都市,從二十世紀就是美國嬉皮文化與近代自由主義、進步主義的中心之一。1978年,二十六歲的男高音博托與經常在餐桌邊一同唱著文藝復興時期作品的朋友,因為共同的音樂夢想,在舊金山成立了... more
《晚安》採用杜比全景聲技術錄製,以相容的揚聲器播放時,會產生三維空間環繞音效,感覺就像被聲音包圍,讓樂曲的氣氛產生微妙的變化。 「我一直很喜愛搖籃曲。」沙馬尤說。無論是否即將入睡,睡前是一段十分特殊的... more
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的首演,是在一九一八年九月二十九日在英國的皇后廳,對著兩百五十名由霍爾斯特親自邀請的觀眾所演出的,而指揮這場首演的人,就是英國指揮家鮑爾特。鮑爾特在此曲發表前一年,就已經聽過此曲的雙... more
視野弦樂四重奏於2012年在柏林成立,不到十年的時間,他們已經以行動證明自己是年輕一代最優秀的弦樂四重奏團體之一,除了2016年在柏林的孟德爾頌大賽以及瑞士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獲獎,四名年輕音樂家都有獨... more
蕭士塔高維奇一共寫了十五部交響曲,其中在1943年創作的第八號交響曲是以音樂來表現歷史。兩年前,他以第七號交響曲來詮釋列寧格勒圍城戰。但是戰爭在1943年仍然沒有結束的跡象,戰爭的感受讓蕭士塔高維奇再... more
專輯作品都是以讚頌聖母為主旨,音樂內容則表現出西方複音音樂的豐碩成績。作品既是為宗教做見證,也以不同方式見證合唱演唱歷史的發展,證明聖母禮儀所要表達的不只是美與情感,也是忠實信仰的精神指南。 來自佛萊... more
阿格麗碧娜:狄杜娜朵(次女高音) 波佩亞:班諾伊(女高音) 克勞迪歐:皮薩羅尼(低音男中音) 尼祿:法吉歐利(假聲男高音) 奧托內:奧林斯基(假聲男高音) 天后茱諾:勒繆(女低音) 在世被譽為「繼阿波... more
歌劇《海克力士在塞莫頓河》是韋瓦第為羅馬創作的第一部歌劇,故事根據希臘神話中,海克力士奪取亞馬遜女王希波呂忒神奇腰帶的功蹟寫成。雖然音樂的和聲效果讓人印象深刻,目前對於作品的創作背景一無所悉,只知道這... more
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雖然是一部沒有完成的三樂章交響曲,但它卻也是一部神祕而又規模龐大的作品。創作這部作品時,作曲家已經近屆七十,或許感覺到生命已經走到盡頭,全曲充滿即將與世界告別的悲哀氣氛以及對天主的... more
第一號交響曲根據德國浪漫派詩讓‧保羅的詩《泰坦》寫成。馬勒把音樂分成「《青年時代》:花兒、果實與荊棘的音樂」與「人間喜劇」這兩大部份。前者就像描寫大自然從冬眠到甦醒,後者則象徵從地獄到天堂間的過程。讓... more
狄杜娜朵〈次女高音〉史派爾斯〈男高音〉庫爾雅〈男低音〉杜哈梅爾〈男中音〉薇若妮卡‧西爾瓦〈女高音〉/ 約翰‧尼爾森〈指揮〉/ 史特拉斯堡愛樂管弦樂團與古本江合唱團 / 史特拉斯堡小歌手合唱團 歐洲進口... more
艾莉森‧鮑爾珊是當前最受歡迎的古典音樂明星。她在十歲立志成為小號演奏家,從倫敦市政廳音樂學校畢業後,前往巴黎音樂學院師從偶像前輩哈登伯格。艾莉森‧鮑爾珊從2004年開始在全球各個重要音樂廳露面,唱片也... more
假聲男高音的興盛世代,崛起至今不過半世紀,若要說有真正的巨星,或許僅有法國的雅洛斯基一人。他以俊美外型和無瑕嗓音征服了全球樂迷,例如2014年首度來台舉辦演唱會,開場第一首樂曲便已擄獲台灣聽眾的心。在... more
點上煙,坐在鋼琴前上即興彈奏是英國作曲家艾爾加最喜愛的休閒活動之一,以音樂來描繪身邊親友的特色、個性、最近發生的奇事、職業……等等,自然會成為自娛的主題。《謎語變奏曲》是大器晚成的艾爾加成名之作,創作... more
在貝多芬的作品裡,十六首弦樂四重奏與九部交響曲、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的地位同等重要。因為,從中可以尋找出貝多芬一生創作風格變化的脈絡。 2014年,紐約卡內基廳邀請艾班弦樂四重奏演出貝多芬作品系列之後,... more
蘭斯‧萊恩〈男高音〉索菲爾〈次女高音〉瑪琳‧畢斯特拉姆〈女高音〉尼基京〈低男中音〉索恩〈男高音〉希普〈次女高音〉 荷蘭國家歌劇院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它有自己的合唱團、技術人員,但是沒有常駐的樂... more
來自韓國的年輕鋼琴家金杜旻七歲開始學習鋼琴,六個月後就能彈奏徹爾尼練習曲,有「鋼琴在對我說話」的強烈感覺。八歲的時候,鋼琴家白建宇的演出留給金杜旻深刻的印象,下定決心以音樂為終生職業,「我想成為一個能... more
歡慶」專輯收錄了巴哈與同時期作曲家法許、柯瑞里、托瑞里為節日喜慶創作的音樂,也是小號家艾莉森‧鮑爾珊再度在錄音室回到巴洛克時期的曲目。此張專輯是特別為今年的聖誕節所錄製,以巴洛克時華麗的節慶音樂陪伴樂... more
茱蒂絲‧薛拉 尚‧克洛德‧杜魯奧 克里斯提‧約儂 阿德里安‧貢巴─鞏塔 克萊兒‧迪‧席薇妮 克莉絲汀‧格克 尤狄‧庫塔席 尚─聶爾‧布黑翁 史蒂芬‧休姆 鹿特丹交響附設合唱團 荷蘭兒童合唱團 《聖女貞... more
無論是鋼琴四手聯彈或是雙鋼琴,乍聽之下總是像一個人在彈奏,但是又顯得更為豐富。而這些由兩名演奏家彈奏出來的微小差異,正是這類型作品的魅力所在。 克莉斯汀娜與米雪兒‧諾頓是來自美國的雙胞胎姐妹,十八歲偶... more
從1894年成立至今,慕尼黑愛樂以堅強的實力與超過百年的漂亮成績單,奠定樂團在全德,乃至於全球無可動搖的地位。當葛濟夫在2015年接下該團音樂總監,除了在音樂上為慕尼黑愛樂帶來新氣象,也把過去在其他一... more
在當時法國國防部長夏爾‧埃爾尼要求下,法國陸軍合唱團於1982年成立。它是法國唯一的專業男子合唱團,約有四十名歌手,目前由從小接受專業器樂與聲樂訓練的奧蘿爾‧提亞克中校領導。 合唱團主要是在國家儀式與... more
勒菲弗是出生在法國的加拿大鋼琴家。1962年出生於法國的音樂家庭,四歲與家人移居加拿大魁北克後開始學習鋼琴,接著就讀蒙特利爾高等音樂師範學院。雖然在加拿大成長,但是勒菲弗與母國,特別是巴黎之間的關係一... more
奧黛麗‧魯娜,女高音/埃查拉茲,女高音/莎莉‧馬修斯,女高音貝帆,女高音/庫特,次女高音/克莉斯汀‧萊斯,次女高音/葉斯廷‧戴維斯,假聲男高音/凱瑟,男高音/費德利克‧安東,男高音/波提羅,男高音/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