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分類(單選) |
顯示所有篩選
|
---|---|
配送方式(可複選) | |
其他(可複選) |
搜尋結果共 22 筆, 頁數 1 / 1
呈現:
位正育卓:位育中學校史研究
、現代基礎教育研究等核心刊物。與馬學強教授等主編《位正育卓:位育中學校史研究》(商務印書館2023年出版)。 馬學強,祖籍浙江紹興,1967年出生於嘉興。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 more |
|||
濱水城市空間形態與歷史文化演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集
間研究的理論、方法、視野等的研究成果,就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濱水地帶形態做了深入細緻的解讀,圍繞“城市濱水地帶”展開更加深入的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力求開拓城市史研究新的方向,吸引更多的專家、學者參與到此項研究中。 馬學強,歷史學博士,曾為...... more |
|||
至慧至雅:從聖瑪利亞女校、中西女中到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
“獨立、能幹、關愛、優雅”為特徵的“德才兼備,秀外慧中,開放型現代女子人才”的育人目標,提倡文理並重,強調優質辦學,促進全面發展。 為迎接130周年校慶,市三女中與馬學強、葉舟教授團隊合作,專門成立課題組,置於宏大的社會文化背景,結合近代以來...... more |
|||
碼頭與源頭:蘇州河畔的北站街區
|
|||
正道滄桑:上海龍華烈士紀念地專題研究
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作為“全國保存最完整的革命遺址之一”,1959年被列為“上海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本書以龍華烈士紀念地及所在風貌區的... more |
|||
數據科學方法與實踐--基於Python 技術實現
|
|||
打浦橋:上海第一個街區的成長
本書為“城市更新與人文遺產·上海系列”叢書之一,對打浦橋街區的成長與歷史變遷進行了深入細緻地研究。“打浦橋”,本為清代肇嘉浜上的一座木橋,此後逐漸發展為打浦橋市集、打浦橋路、打浦橋街道,終成為有固定轄... more |
|||
建樹青年:上海市建青實驗學校圖志(1939-2019)
共分三篇:一、從南洋模範無線電學校到私立南洋模範補習學校(1939-1955),二、上海市建青中學時期(1955-1984),三、上海市建青實驗學校時期(1984年以來)。附錄包括:學校歷史沿革圖、大... more |
|||
中日城市史研究論集
城市歷史和人文遺產是一座城市獨特魅力的重要因素。傳承城市文脈,彰顯地域特色,提升文化實力,對於城市的長久永續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要處理好城市建設發展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係,需要一方面... more |
|||
從工部局大樓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廈:一幢大樓與一座城市的變遷
|
|||
跨學科背景下的城市人文遺產研究與保護論集
|
|||
八百里甌江
|
|||
近代上海城市的特殊記憶:法租界會審公廨與警務處舊址
馬學強、錢軍主編的《近代上海城市的特殊記憶(法租界會審公廨與警務處舊址)》圍繞近代法租界的擴展與公共權力機構的演變展開,課題組成員從大量原始的中法文檔案資料悉心爬梳,分別以遷至薛華立路(今建國中路)以后的法租界會審公廨與警務處大樓的建造為...... more |
|||
上海的城南舊事
和百姓生活的角度切入,讓讀者既生動又准確地了解了上海城南的發展歷程。 馬學強,歷史學博士。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人文遺產研究」創新團隊首席專家、上海史志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江南區域史、中國城市史、都市人文遺產...... more |
|||
上海史話
的發展,內容豐富,語言生動有趣,是了解上海發展概況的一本不錯的普及讀物。 馬學強,畢業于華東師範大學,獲歷史學博士。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近年來,先後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與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項目。在各種學術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70余篇...... more |
|||
上海的法國文化地圖(法文版)
國際友人、海外旅游者來到上海,一定想知道自己和這座城市有著怎樣的淵源。了解上海,融入上海——從打開《上海的外國文化地圖》開始!本書帶你尋訪上海的俄國文化,以地圖為引導,人物、故事、文化地標、名宅勝跡、... more |
|||
上海的法國文化地圖
《上海的外國文化地圖》叢書記錄從上海開埠到今,世界各國文化在上海發生、發展,以及與中國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精彩場面,展現上海作為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獨特魅力。 《上海的外國文化地圖》叢書,主要面向來滬參觀... more |
|||
出入于中西之間︰近代上海買辦社會生活
買辦作為一個新階層在上海的興起與成長,自有其發展的邏輯過程,依循其內在的演變予以探討,這是本書的一條線索。而以“社會生活”為考察內容,圍繞買辦的收入來源、財富積累、消費能力,繼而與家庭生活、物質生活、... more |
|||
中國城市的發展:歷程、智慧與理念
中國城市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延綿不斷,生生不息。其城市形態多種多樣,城市生活豐富多彩,創造過輝煌,也經歷過衰落和重建。中國城市在綿延曲折的發展歷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凝聚了豐富的智慧。 關注中國城市... more |
|||
江南席佳-中國一個經商大族的變遷
江南席家綿延千余年。清代狀元石蘊玉曾如此評說席家:「群萃州處,蔚為望族,昊中世澤之久長,無有出其右者。」明清以來,席家在商界的聲名崛起,涌現出不少富商大賈。近代的上海,十里洋場,更是席氏子弟大顯身手的... more |
|||
集權與裂變:1368年至1644年的中國故事(明)
大體論之,明以後的社會,仍與宋代相似。在政治上,沒有特殊的階級分別。在社會上,全國公民受到政府同一法律的保護。在經濟上,仍在一個有寬度的平衡性的制約制度下,不讓過貧與過富之尖銳對立化。 明太祖起於草澤... more |
|||
從傳統到近代:江南城鎮土地產權制度研究
與區別、國家法律和各地民事習慣怎樣影響土地產權的運作,本書的總體研究和個案剖析,不僅對這一段歷史作出了客觀公正的評價,也對當今建立和完善土地產權制度具有相應的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 馬學強 1967年12月生,浙江嘉興人。畢業......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