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分類(單選) |
顯示所有篩選
|
---|---|
配送方式(可複選) | |
其他(可複選) |
搜尋結果共 26 筆, 頁數 1 / 1
呈現:
匠藝復華:臺灣老家具醫美師陳麗全師傅
這本書提供了臺灣傳統家具修復的方方面面,陳麗全藝師的修復工藝技法,有其獨門的巧藝敏思,值得關注學習。當很多傳統老藝師凋零殆盡,或技藝秘而不宣之時,這本書無疑是值得參考與珍藏的經典。其中由陳素貞、劉瑞琳、吳正男三位教授藉由產學合作推廣臺灣...... more |
|||
木心逝世三周年紀念專號
每年 2 月 14 日,是年輕人記得的一個日子。在木心讀者的記憶中,這一天,正是詩人的生日。他離開我們三年了,本社《溫故》又到了推出紀念專號的日子。 最近有位青年音樂人為木心的小詩《從前慢》譜了曲子,... more |
|||
溫故.三十
劉瑞琳主編的《溫故(30)》介紹了,「影像」專欄刊出了一組拍攝自1945年在青島停留的美國海軍航空母艦安提坦號的老照片,這些照片生動再了1945年11月5日美國海軍軍艦上的水兵登陸青島的情景,給抗戰勝利后的時代轉折留下了一幅清晰的畫面...... more |
|||
溫故(二十九)
《溫故》公民記憶,親歷者徐方「干校雜記」+蕭存講述家族里的傳奇人物「二大爺」+林浩回憶70年代的初中同學「母同學」 《溫故》故人故事,冰雲「陳獨秀和他的托派同志鄭超麟」+魯燕從日記探究「始善終隙:... more |
|||
木心逝世兩周年紀念專號:《溫故》特輯
2011年底,木心先生去世,2012年底,先生在紐約開講世界文學史的課堂筆錄《文學回憶錄》經整理出版,引起讀書界巨大反響。許許多多普通讀者開始關注木心,走近木心的文學世界,木心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 more |
|||
溫故(二十七)
運動中的經歷》首次刊出了歷史學家劉緒貽先生的自傳《簫聲劍影》(下卷)的第三部分,口述自己1950年代在參與歷次運動的經歷。 「往事」專欄,亮軒《崔小萍與曹禺:記一段千古不滅的師生之緣》記錄了台灣戲劇界的名導演、現在已是九旬老人的崔小萍女士回憶...... more |
|||
溫故(二十六)
2013年推出的第三輯《溫故》,「影像」專欄刊出了日本軍醫小野正男拍攝的日占區的圖片共20余幅,它們不僅真實再現了中國城市剛剛淪陷時的情形、被戰爭破壞的景象,還無意間記錄了民國時期舊城生活的景觀和形態... more |
|||
溫故.25
2013年推出的第二輯《溫故》,“影像”專欄刊出秦風老照片館提供的圖片共30幅,反映的時代集中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即從台灣光復前後到兩岸嚴重對峙的大約三十年的光景,系首次發表,極具價值。 本輯“特稿”... more |
|||
木心紀念專號︰《溫故》特輯
在編輯過程中,我們時時感到,這是一份鄭重的紀念,更是一組歷史的見證——在現代中國文學史與藝術史中,木心先生是一個絕無僅有的孤例︰他的幾乎全部創作生涯,鮮為人知, 直至他79歲那年,他的文學著作始得陸續... more |
|||
溫故 23
精彩依舊,2012年《溫故》總頁碼256碼,“影像”專欄特別刊出秦風老照片館《陪都歲月》48幅圖片,以形象直觀的語言,展示了重慶作為陪都時的風貌,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那段特殊的歲月。 《溫故(23)》特... more |
|||
溫故(二十二)
|
|||
溫故 二十一
劉瑞琳主編的《溫故》是歷史文化讀物,它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並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 本書為《溫故》(21),在書中,劉平章與你分享我的父親劉文典,張耀杰講述了胡適與辜鴻銘的精神踫撞,白先勇回憶白崇禧將軍台灣歲月...... more |
|||
溫故(十九)
眾多大家以民間視角探知歷史真相 《溫故》是一種陸續出版的歷史文化讀物。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並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所謂“溫故而知新”。內容大體包括以下三方面︰對人類以往生存狀... more |
|||
溫故(十八)
《溫故》是一種陸續出版的歷史文化讀物。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並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所謂“溫故而知新”。內容大體包括以下三方面︰ 對人類以往生存狀 態的追懷; 對歷史的審視與反... more |
|||
溫故(十七)
《溫故》是一種陸續出版的歷史文化讀物。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並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所謂“溫故而知新”。內容大體包括以下三方面︰ 對人類以往生存狀 態的追懷; 對歷史的審視與反... more |
|||
溫故(十六)
《溫故(16)》內容包括了︰張功臣,往事半蒼茫(上)——成舍我的辦報生涯、陳為人,“山藥蛋派”今日談、馮遠理,宅心仁厚黎元洪、張方晦,追懷孫大雨教授、馬嘶,何其芳印象與“何其芳現象”、季蒙,錢仲聯先生... more |
|||
溫故(十五)
本期為《溫故》輯刊第十五期。 《溫故》是一種陸續出版的歷史文化讀物。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並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所謂“溫故而知新”。 內容大體包括以下三方面︰對人類以往生存狀... more |
|||
溫故(十四)
《溫故》是一種陸續出版的歷史文化讀物。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並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所謂“溫故而知新”。內容大體包括以下三方面︰對人類以往生存狀態的追懷;對歷史的審視與反思;對... more |
|||
溫故(十三)
內容摘要︰P1 馬烽與陳永貴的三次喝酒 陳為人 說到陳永貴,馬烽好有一比︰“陳永貴這個人,常常使我想起童年時代正月十五的放‘起火’。‘呼’地一下子,空中突然呈現出五彩繽紛的景觀,倏而一下又全都熄滅... more |
|||
溫故(十二)
《溫故》是一種陸續出版的歷史文化讀物。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並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所謂「溫故而知新」。內容大體包括以下三方面:對人類以往生存狀態的追懷;對歷史的審視與反思;對... more |
|||
溫故(之十)
內容摘要(P10~P13) 我初抵中國時,美國駐華公使是約翰‧馬慕瑞。1929年秋,他辭去外交官職務返美,使我黯然神傷。于公,我對他心懷崇敬,于私,我視他如親密朋友。我感到他的離去,使美國失去了一個異... more |
|||
溫故(合訂本‧貳輯)
歷史有一種顯示自身真實面目的自然力量,不因暫時遮蔽而消失。《溫故》是一種陸續出版的歷史文化讀物。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並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所謂“溫故而知新”。內容大體包括以... more |
|||
溫故(之六)
《溫故》是一種陸續出版的歷史文化讀物。 《溫故》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並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所謂「溫故而知新」。 《溫故》的內容大體包括以下三方面:(1)對人類以往生存狀態的... more |
|||
溫故(之五)
《溫故》是一種陸續出版的歷史文化讀物。 《溫故》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並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所謂「溫故而知新」。 《溫故》的內容大體包括以下三方面:(1)對人類以往生存狀態的... more |
|||
溫故(之四)
吳國楨在「台灣省主席」任上,因反對情治部門隨便抓人,與蔣氏父子多有扞格,終於鬧到不歡而散,掛冠而去。 吳之政治理想和教育背景,與蔣氏父子原本不在一途,其分道揚,亦情理中事。令人錯愕的,倒是後來胡適對吳... more |
|||
溫故(之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