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分類(單選) |
顯示所有篩選
|
---|---|
配送方式(可複選) | |
其他(可複選) |
搜尋結果共 14 筆, 頁數 1 / 1
呈現:
余讓與詭異:世界哲學的重新開端
本書為我國知名哲學家夏可君過去20年來學術與思想的結晶,體現出作者個人的哲學進路:從海德格爾的差異,到德里達的延異,再到作者的詭異,並融入了道家思想的現代轉換。本書剖析了來自哲學本身的雙重問題:一方面是回應哲學內部的問題,接續哲學史,回應...... more |
|||
無用的神學:班雅明、海德格與莊子(2版)
上帝不是被我們殺死了,上帝不是自身獻祭虛己了,上帝不是被銷蝕了,上帝不是自身回撤了,而是,上帝變得無用了。當卡夫卡寫出「只有彌賽亞變得無用時才會到來」的弔詭語句時,其實中國道家的思想已經潛入了喀巴拉神... more |
|||
生命的感懷-福音書的圖像式解經
透過優美的文字,講述經典繪畫中所展現的神聖生命空間:聖母領報的場景如何與透視法的巧妙運用緊密相連、耶穌與魚的象徵關係如何影響了圖像的建構……... more |
|||
無用的神學:本雅明、海德格爾與德里達
本雅明的《神學-政治學殘篇》是生命神學現代性的真正開始。這個片斷文本包含著解構現代神學政治的所有思想種子。本雅明對彌賽亞王國與世俗秩序的絕對區分,使得神學化的政治與政治化的神學都變得不再可能,都變得“... more |
|||
煙影與面紗
本書在“面紗”一詞上闡釋了中國傳統繪畫中煙、雲、影等繪畫表現的顯現與遮掩的張力關係。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旋紋到商周的雲雷紋,到繪畫中的煙雲景色,之間有著一種演變上的承繼關係。在中國文化中,對於煙、雲有著... more |
|||
一個等待與無用的民族:庄子與海德格爾的第二次轉向
,還是對於哲學本身的未來,都有着巨大的學術價值!本書的標題來自海德格爾的一本哲學著作的原話。 夏可君,武漢大學哲學博士,曾留學於弗萊堡大學與斯特拉斯堡大學哲學系。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藝術批評家和策展人。...... more |
|||
庖丁解牛:庄子的無用解釋學
本書是夏可君關於庄子的無用解釋學的系列研究之一,主要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如何以當代的問題視域重新打開庄子文本? 庄子「游刃有余」的思想有助於我們穿越當前混雜現代性的迷障? 庄子的「三言」(重言、寓言與卮言)寫作可以啟迪跨文化創造性轉化的思路...... more |
|||
身體:從感發性、生命技術到元素性
在傳統形而上學以及本體論神學之中,身體還並沒有自己的語言,如何讓身體表達自身,讓身體以身體的方式言說自身,回應尼采讓生命返回大地的召喚,20世紀西方思想開始了艱難的冒險。本書試圖從身體的感受性出發,展... more |
|||
無余與通感︰源自中國經驗的世界哲學
。 夏可君,1969年生,2001年武漢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 more |
|||
余像繪畫
本書提出了“余像繪畫”的新觀念。所謂余像繪畫,是在歷史處于後歷史的剩余狀態下,在中國面對現代性的危機中,追問繪畫藝術的可能性,余像繪畫是無余主義的藝術實踐,是圖像之余和繪畫之余,是對“余”的中國經驗,... more |
|||
《中庸》的時間解釋學
的挑戰。 全書從時間的書寫與《中庸》的根本問題、時間的解釋學與哲學的文法學、接觸文本的法則這三個方面進行了系統的介紹。 夏可君,哲學家。武漢大學哲學博士,曾留學于德國佛萊堡大學和法國斯特拉斯堡二大哲學系。現任教于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己經發表...... more |
|||
解構與漢語神學
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夏可君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more |
|||
解構的共通體
本書是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讓-呂克‧南希最重要的作品。南希闡述了 “共通體思想”,強調既不能認為共通體已經喪失了,可以在懷舊和獻祭的犧牲中被重新拯救,傳統的神話都是在共同體之中展開的,對共同體的懷舊其實... more |
|||
解構與思想的未來
在這個讀本中,我們可以看到最為全面的德里達思想!看到一個不為漢語思想界所知道的另一個德里達! 以在Cerisy-la-Salle為德里達思想的意義所舉行的四次討會為線索,讀本展現了德里達思想發展的基本...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