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分類(單選) |
顯示所有篩選
|
---|---|
配送方式(可複選) | |
其他(可複選) |
搜尋結果共 19 筆, 頁數 1 / 1
呈現:
《彙集雅俗通十五音》整理及研究
《彙集雅俗通十五音》,作者謝秀嵐,漳州東苑人。主要版本有:嘉慶二十三年(1818)文林堂刻本,五十韻,書名《彙集雅俗通十五音》;漳州顏錦華木刻本,書名《增注雅俗通十五音》等。這是一部反映19世紀初葉漳... more |
|||
《八音定訣》整理及研究
《八音定訣》,全稱《八音定訣全集》,清代葉開溫編,書前有“覺夢氏”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端月作的序。此二人的籍貫、生平事蹟不詳。此書版本主要有:《八音定訣》,木刻本,甲午端月版,光緒二十年,手抄本... more |
|||
《潮聲十七音》整理及研究
《潮聲十七音》(全稱《潮聲十七音新字彙合璧大全》),澄邑姚弗如編,蔡邦彦校,1934年初版。該書有聲母十七音,新增杳嫋兩音。《潮聲十七音》共34部,59個韻母。平上去入,各分陰陽,共8個聲調。因該書為... more |
|||
《潮語十五音》整理及研究
《潮語十五音》,蔣儒林編,汕頭文明商務書館1911年發行。此書是在《潮聲十五音》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全書分為四卷。因該書為早期刻本,其中不乏謬誤之處,筆者進行勘誤補缺,寫成《新著(潮語十五音)》。此外,... more |
|||
《安腔八音》整理及研究
《安腔八音》原名《安腔戚林八音》,作者陸求藻,福安鹿鬥人。現在福安市圖書館藏有福安范坑陳祖蔚的本害手抄本,這是一部反映18世紀中末葉閩東北片福安方言音系的重要韻書。因該書為手抄本,其中不乏謬誤,筆者進... more |
|||
《增補匯音妙悟》《拍掌知音》整理及研究
《匯音妙悟》,全稱《增補匯音妙悟》,是一部仿造《戚林八音》而撰作、反映泉州方音的通俗韻圖。著者泉州人黃謙,書成於嘉慶五年(1800)。因該書為早期刻本,其中不乏謬誤之處,筆者進行勘誤補缺,寫成《新著... more |
|||
《潮聲十五音》整理及研究
《潮聲十五音》,清末張世珍輯。張氏為廣東澄海隆都(原屬饒平)人。書前有李世銘寫于宣統元年(1909)的序和張氏寫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的自序。其自序謂“有友人傅授本屬《潮聲十五音》”。此書有汕頭文... more |
|||
漢語音韻與方言史論集(再版)
本論集共收論文三十二篇,分音韻史和方言史兩個部分。音韻史部分收十篇論文,涉及上古音陰入對轉疏證、上古音歌部的輔音韻尾、顏師古《漢書注》中的「合韻音」等問題,中古音主要涉及《皇極經世解起數訣》與中古韻書... more |
|||
《增補匯音》整理及研究
《增補匯音》是繼謝秀嵐編著的《彙集雅俗通十五音》之後的地方韻書。《增補匯音》的著者不詳,書首有嘉慶庚辰年(1820)“壺麓主人”序,三十韻。此書版本主要有:漳州素位堂木刻本;民國17年(1928)上海... more |
|||
《擊木知音》整理及研究
《擊木知音》全名《曇集雅俗通十五音》,副標題為《擊木知音》,著者江夏懋亭氏。此書成書於1915年,現珍藏於廣東省潮州市博物館。因該書為早期刻本,其中不乏謬誤之處,筆者進行勘誤補缺,寫成《新著... more |
|||
《渡江書十五音》整理及研究
《渡江書十五音》的著者、著作年代皆不詳,手抄本,四十三韻。1987年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言語文化研究所影印發行,有李榮序。這是一部反映清代漳州府長泰縣方言音系的重要韻書。因該書為手抄本,其中不乏謬誤,筆... more |
|||
明清以來閩方言文獻集成(第一輯)(全18卷)
|
|||
明清以來閩方言文獻集成(第二輯)(全10卷)
|
|||
明清閩北方言韻書手抄本音系研究
|
|||
海峽兩岸語言及辭書研究
|
|||
閩台方言的源流與嬗變
|
|||
孟子開講
馬重奇、巫少鵬、葉全君編著的《孟子開講》先講述孟子的傳略,然後分別討論《孟子》一書的作者及其成書經過、其主要內容、經學地位、哲學思想等等。其中對孟子的性善論、仁政論、修養論、天命論、處世論以及許行、楊墨批判論,作了較深入的分析。此外,關于...... more |
|||
爾雅開講
馬重奇、李春曉編著的《爾雅開講》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詞典,是唯一被列為儒家經典的小學著作。《爾雅開講》簡要闡述《爾雅》的名義、作者、成書年代、編撰方法以及體例,並略論《爾雅》的內容分類、《爾雅》與古代社會文化、《爾雅》的研究歷史,以及《爾雅...... more |
|||
閩台方言的源流與嬗變
本書從閩台方言史說起,詳細討論了閩南話的形成和發展,進而討論了閩南話和客家話在台灣的傳播和發展。然後以閩、粵、台三地的一些重要歷史韻書,對閩台兩岸的閩南話進行了貫穿古今的歷史比較和縱橫各地的共時比較。...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