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分類(單選) |
顯示所有篩選
|
---|---|
配送方式(可複選) | |
其他(可複選) |
搜尋結果共 11 筆, 頁數 1 / 1
呈現:
彩色香港 1970s-1980s
一九七零至八零年代是香港經濟快速增長的年代,社會資源也較戰後初期充裕。現代建築技術的應用,使城市的面貌煥然一新:核心區域摩天大廈林立,就算是一般的住宅區,樓高也有二十多層,新市鎮亦逐漸都市化。城市藉著... more |
|||
彩色香港 1940s-1960s
一九四零至六零年代是香港歷史上一個高低跌宕的重要時期。日軍三年零八個月的蹂躪、大量難民的湧入、動亂的爆發;在此等百廢待興,物貨匱乏的情況下,莫不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縱然危機處處,但港人非但沒有退縮,反... more |
|||
昂船光影:從石匠島到軍事重地
位於九龍半島西面的昂船洲曾稱「盎船洲」,因它的地貌像一條翻轉的船,故稱「昂船洲」。1860年,昂船洲的名字見於中英雙方簽署的《北京條約》附圖中。隨着條約的簽署,昂船洲隨九龍半島南端一併割讓予英國。 ... more |
|||
黑白香港 1990s
本書用九十年代拍攝的照片,引領我們回到那個時代,與已經消失的舊式民居、寮屋區、徙置大廈、新界和離島的村落以及街頭生活片段對話,感歎香港變化之快! 「本書輯錄的影像,均選自筆者在九十年代拍攝的照片... more |
|||
九巴同行八十年(1933-2013)
人口流動與城市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九巴由上世紀初至今服務香港八十年,在香港市鎮發展中擔任怎樣的角色?作者高添強搜集二百幅歷史圖片,部份更是首次曝光,由二十世紀初的九龍開發說起,簡述八十年來巴士服務如何配合香港的城市發展。包括二十年代...... more |
|||
香港今昔(增訂版)
古今興亡多少事,香港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發展,由寧靜鄉村蛻變為煩囂都會,就讓本書的文字圖片,印證我們的成長。 維多利亞港兩岸的填海工程,真的要把香港的滄海都變成桑田了,城市爭取發展空間時,卻不自覺... more |
|||
香港走過的道路(增訂版)
城區議會,二零零五)、《益善行道:東華三院一三五週年紀念專題文集》(合編及合著)、《精明國正》等。 高添強 香港歷史及歷史照片研究者,香港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名譽研究員,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曾任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幹事,著有《香港今昔...... more |
|||
街角.人情:香港砵甸乍街以西
東亞,特別是香港歷史文化的興趣。分會會員現時超過七百五十名,當中不乏學者專家,但以普通人士為主,他們皆對自己居住城市的歷史文化深感興趣。 作者簡介 高添強 研究香港史及香港歷史照片專家,前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幹事(1998-2004...... more |
|||
歸程熹願──香港走過的道路
,歷史檔案管理學及歷史學者,著有《新界簡史》、《香港市議會史1883-1999》、《九龍地區風物志》(合著)及《益善行道──東華三院135周年紀念專題文集》(合編及合著)等。 高添強 香港史及歷史圖片專家,著有《香港今昔》、《香港日佔時期...... more |
|||
香港今昔(新版)
如果要找一本比較全面地介紹香港歷史的圖文書,《香港今昔》誠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本書以圖片輔以文字,介紹了香港開埠前後的政制、經濟、社會、土地、教育、宗教、人口等專題,深入淺出,內容豐富詳盡,是香港史入... more |
|||
香港今昔(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