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分類(單選) |
顯示所有篩選
|
---|---|
配送方式(可複選) | |
其他(可複選) |
搜尋結果共 21 筆, 頁數 1 / 1
呈現:
臺灣港群波流觀測資料統計分析及通訊技術精進(1/2)水中無線通訊設備海域測試(114藍)
本計畫113年持續針對臺北、基隆、蘇澳、花蓮、高雄、安平、布袋、臺中及澎湖等9個港區,執行波流觀測站維護保養與觀測數據統計分析,並嘗試發展水中無線通訊系統,相關成果如下。 港區營運與海氣象環境息息... more |
|||
商港風力觀測技術精進及強風特性分析之研究(114藍)
港口和航運對全球經濟運作至關重要,促進了全球近80%以上的貿易活動,而我國為海洋國家,港口更是臺灣對外重要的航運樞紐。然而受到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的威脅,強風等氣象因素造成的事故可能導致整個供應鏈的負面... more |
|||
海氣象觀測作業數位管理規劃[113藍]
本所長期在我國各商港進行海氣象觀測,即時資料用於船舶進出港、碼頭作業和防災預警,長期統計與分析資料則供港埠營運、規劃、設計和研究參考。然而,各測站的維護運作需要大量人力和物資,產出的大量資料也需要穩定... more |
|||
商港風力觀測及統計分析[113藍]
港口和航運對全球經濟運作至關重要,促進了全球近80%以上的貿易活動,而我國為海洋國家,港口更是臺灣對外重要的航運樞紐。然而受到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的威脅,強風等氣象因素造成的事故可能導致整個供應鏈的負面... more |
|||
智慧航安與海氣象資訊應用探討(2/4):智慧港口之海氣象觀測應用分析[113藍]
為有效提升船舶於海上航行的安全,本計畫利用航港局船舶自動識別系統之船舶航行資料進行加值應用分析,並聚焦於智慧航安和海氣象資訊在現代海運管理中的應用,特別強調特高頻資料交換系統(VDES)的發展、臺灣周... more |
|||
商港波浪觀測及統計分析[113藍]
本計畫112年度主要工作為本所臺北港、基隆港、蘇澳港、花蓮港、高雄港、安平港、布袋港及臺中港等8個港區波流觀測站維護保養與歷年觀測資料統計分析,以及水下無線通訊技術應用於底碇式波流觀測系統可行性評估、... more |
|||
商港海流觀測及特性分析[113藍]
本研究計畫針對臺灣主要商港臺北港、基隆港、蘇澳港、花蓮港、高雄港、安平港、布袋港及臺中港等8個港區,建置即時海象觀測系統,持續長期蒐集海象資料,並進行海流統計分析工作,期獲得臺灣四周各劃分代表性區域的... more |
|||
2022年港灣海氣象觀測資料統計年報(8港域觀測風力資料)[112藍]
本港灣海氣象觀測風力資料統計年報,包括基隆、臺北、臺中、布袋、安平、高雄、花蓮、蘇澳等8個港域,2022年(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與歷年觀測風力資料觀測記錄表及相關資料統計圖表。港灣環境... more |
|||
2022年港灣海氣象觀測資料統計年報(8港域觀測潮汐資料)[112藍]
本港灣海氣象觀測潮汐資料統計年報,包括基隆、臺北、臺中、布袋、安平、高雄、花蓮、蘇澳等8個港域,2022年(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與歷年觀測潮汐資料觀測記錄表及相關資料統計圖表。港灣環境... more |
|||
2022年港灣海氣象觀測資料統計年報(8港域觀測海流資料)[112藍]
本港灣觀測海氣象資料統計年報,包括臺北、基隆、蘇澳、花蓮、高雄、安平、布袋及臺中等8個港域,2022年(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與歷年觀測海流資料之觀測記錄表及各項統計表及統計圖。港灣觀測... more |
|||
2022年港灣海氣象觀測資料統計年報(8港域觀測波浪資料)[112藍]
本港灣觀測海氣象資料統計年報,包括臺北、基隆、蘇澳、花蓮、高雄、安平、布袋及臺中等8個港域,2022年(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與歷年觀測波浪資料之觀測記錄表及各項統計表及統計圖。港灣觀測... more |
|||
馬祖港域能見度探索之研究(2/2)-能見度預測模型之概念實驗證[112藍]
馬祖地區於每年3至5月間,受到南風影響,暖濕空氣流動比較冷的水面或地面而形成多雲霧的天氣。平流霧強度可達7百尺以上,天氣好的時候的日子太陽幅發射最多只能消除雲層頂部一部分,因此,如果平穩流動霧歷久不散... more |
|||
船舶監控預警系統之應用(2/2)-交通量及事故熱點分析應用模組開發[111深藍]
國際海事組織(IMO)積極推動的「e-化航行」正是為了建立系統性的國際架構,使科技發展得以協調應用於提升海上安全、保安與海洋環境之保護。臺灣位處東北亞與東南亞海上船舶來往航運的交通樞紐,在既有航行海域... more |
|||
馬祖港域能見度探討之研究(1/2)-環境因子特性分析[111深藍]
馬祖地區於每年3至5月間,受到南風影響,暖濕空氣流經較冷的水面或地面而形成多雲霧的天氣。平流霧厚度可達7百公尺以上,天氣好時的日間太陽幅射最多只能消除雲層頂部一部分,因此,如果平流霧歷久不散,能見度驟... more |
|||
110年主要商港風潮觀測與特性分析[111深藍]
根據本年度(109年9月~110年8月)統計資料,整年基隆港平均風速為 4.0 m/s,主要風向為NNE向,平均潮位、潮差為1.04m 、0.59m;臺北港平均風速為6.7 m/s主要風向為NE向,平... more |
|||
110年主要商港波流觀測與特性分析[111深藍]
根據歷年統計資料,基隆港有義波高Hs平均為1.04 m,波浪週期Tp分佈以6~8秒間比率最高,海流平均流速為19.1 cm/s;蘇澳港波高平均為1.3 m,波浪週期Tp分佈以8~10秒間比率最高,秋季... more |
|||
臺灣周圍海域及港口之船舶AIS應用分析[109深藍]
本研究的目的在有效利用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接收站所獲得的船舶動態資訊,分析與統計各港口船舶軌跡與航路分布,藉由船舶最適化的航路選擇... more |
|||
離岸風電區海氣象觀測與特性分析(3/4)[108深藍]
本研究根據經濟部能源局104年7月2日所公佈之36處離岸風機潛力場址,擇定鄰近離岸風電區之臺中港海域,設置長期性海氣象觀測站,調查波浪、海流、風力及潮位等資料,分析本海域海氣象特性及現場可工作機率分佈... more |
|||
船舶監控預警系統之研究[107藍]
本研究的目的在結合船舶動態、電子海圖與海氣象環境資訊,主要為強化智慧化海運系統的發展與提昇,期能達成運輸科技深入智慧化港埠的目標。以有關智慧化港埠方面的新技術為發展方向,有效利用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u... more |
|||
綠色航運與航安資訊之整合平台研發[106藍]
本研究的主要重點在研發各類海運資訊系統的整合科技,來創造與達成綠色港埠的最終目標。整合應用之資訊包括有效利用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接收站所獲得的船舶資訊,來分析與統計臺灣海域的船舶軌跡與航路分布,... more |
|||
智慧航安與海氣象資訊應用探討(1/4)-整合船舶海事案件與海氣象即時模型組[112藍]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報告,全球85%的貿易量仍通過海運,全球海運貿易額約佔貿易總值的50%。可見,全球貿易物流的主要方式仍是海洋運輸。伴隨著船舶海上交通量的增加,衍生出海上事故。 ...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