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分類(單選) |
顯示所有篩選
|
---|---|
配送方式(可複選) | |
其他(可複選) |
搜尋結果共 5 筆, 頁數 1 / 1
呈現:
失衡的電影文本:王家衛電影分析
開啟了新的電影的形式與電影研究的新思維。」─劉永晧 這些遺留的線索,如同多把鑰匙,開啟王家衛的電影密室。 電影學者劉永晧,以六篇論文與一篇書評,深入分析王家衛電影中失衡的美學。...... more |
|||
文化研究期刊(第38期/2024春)
的距離,也造就詩人先在IG累積龐大讀者後出版實體詩集的現象,改變了詩歌的出版生態。總的來說,梁慕靈認為,IG詩作已脫離了「傳統」現代詩純文學的菁英主義,朝向大眾化的讀詩口味與思維邁進。 劉永晧的〈分析蔡明亮《不散》從第25個鏡頭到第39個...... more |
|||
推進電影研究1 : 異雜與求精
有鑑於數位電影時代中,電影與相關資訊在各種介面流動,電影院氣氛熱絡,臺灣的電影學術研究與出版顯得冷淸,本書為一思考性的電影刊物,主編暨作者群回應臺灣的21世紀是否需要深刻的思考與出版,以及臺灣電影本身... more |
|||
憂鬱的進步:2012第三屆台灣國際羲(二書+DVD)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鳳甲美術館自2008年起,為回應逐漸蓬勃發展的台灣當代藝術以及錄像藝術,創立以錄像藝術為基礎的國際展覽:「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本展以鳳甲美術館為主要展場,兩年一次,採取由策展... more |
|||
在場影像
全書分成八個章節,共四十二篇專文。包含對里昂雙年展的長期觀察,當代藝術中的性、巴黎年輕的藝術家、法國的策展人與藝術家訪談、藝術與城市的複雜關聯及它們在藝術創作上各種可能性、攝影影像的思考、電影影展筆記...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