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分類(單選) |
顯示所有篩選
|
---|---|
配送方式(可複選) | |
電子書(可複選) | |
其他(可複選) |
搜尋結果共 103 筆, 頁數 1 / 2
呈現:
這個世界會好嗎?(續編):梁漱溟晚年口述(1984-1986)
(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生於北京,祖籍廣西桂林,順天中學堂畢業,其後自學。中國現代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執教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30—1937年從事...... more |
|||
我生有涯願無盡:梁漱溟自述文錄 (電子書)
是一個和尚。” ——梁漱溟 《我生有涯願無盡——漱溟自述文錄》是最完整的梁漱溟自傳。梁漱溟自稱不是哲學家、國學家,只是“問題中人”,以“認識老中國,建設新中國”相號召,畢生所求惟在人生與社會(中國)兩大問題的解答。從清末,曆民國,到新...... more |
|||
如何才能合理痛快地生活
本書是為紀念梁漱溟誕辰130周年所推出的文化精選集(特別紀念版)。選篇以《梁漱溟全集》為藍本,從《朝話》《中國文化要義》《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等經典著作中精選篇目,由梁漱溟家人欽定,誠意特獻! 全書分為五輯,從學問、修養、理想和態度等主題...... more |
|||
人心與人生
、哲學家、教育家 梁漱溟先生誕辰120周年 梁潄溟畢生三書《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人心與人生》《中國文化要義》...... more |
|||
孔學繹旨:孔子的14種人生態度
梁漱溟1923年下半年至1924年上半年在北大哲學系開設“孔家思想史”課程,其弟子數人曾將課堂筆記匯總編輯並油印出版。今由梁漱溟長孫梁欽元將油印本重作整理,並根據梁漱溟之本意,將之更名作“孔學繹旨”。 本書內容十分鮮明地體現了梁漱溟對待...... more |
|||
印度哲學概論 (電子書)
《印度哲學概論》原為梁漱溟於1918—1919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印度哲學課程期間的講義,後經修訂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全書分“印度各宗概略”“本體論”“認識論”“世間論”四篇,全面介紹了印度哲學各宗的思想及其與佛教的關係,開啟了學院派研究...... more |
|||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電子書)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初版於1921年,是梁漱溟先生對東西方文化本質的探討,以及對東西方文化融合可能性的反思。在東西方交流日益頻繁的今日,書中的許多思想與見解仍有借鑒意義。作者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提出並且回答了以下幾個主要問題:何謂...... more |
|||
人心與人生 (電子書)
《人心與人生》是梁漱溟自認為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梁漱溟內心中“自謂負有溝通中外古今學術思想的歷史使命”,而他的這種歷史感與使命感的精神力量,則集中表現在他最後一本《人心與人生》一書中。梁氏一生著述達30餘部,但代表他思想轉變與哲學菁華的...... more |
|||
中國文化要義 (電子書)
,既批判了中國文化的病詬,也揭示了中國民族精神的要旨。 書中充滿著“問題意識”。每個人從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義問題,古老中國在清末以來所遭逢的民族前途問題,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個中國文化。在梁漱溟看來,中國文化既是這兩大問題的根源,也是這...... more |
|||
憶往談舊錄 (電子書)
辛亥革命後,為何會有軍閥混戰? 抗戰勝利後,為何不能和平建國? 一代真儒親歷,用可信的細節,再度審視民國。 回顧一個民族的掙紮與奮鬥;品味一個時代的壯闊與歎息。 《憶往談舊錄》為20世紀思想家梁漱溟先生回憶過往文字的結集,記錄...... more |
|||
東方學術概觀 (電子書)
《東方學術概觀》是著名學者梁漱溟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後一本著作,可謂“最後的儒家”的最後定論。作者晚年依據畢生經驗和體悟撰寫本書,對東方學術中的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學術予以宏觀的闡述,抉發東方學術價值在其為人生實踐之學、改造生命之學,敘述力求...... more |
|||
人心與人生
作者生平著述很多,今年年初本公司出版了《我的努力與反省》本書是梁漱溟第一次在臺灣正式出版,很受到讀者們的歡迎,所以我們繼續出版他第二本著作《人心與人生》。本書作者的學術思想受到的重視是世界性的。這本書從起草到完成出版,經歷了六十年,代表了...... more |
|||
朝夕瑣記:梁漱溟講談錄(1970-1976)
|
|||
梁漱溟論東西文化(全5冊)
|
|||
因為至性,所以動人:梁漱溟談讀書
|
|||
至道無餘蘊矣:梁漱溟訪談錄
關心的話題,如鄉村建設運動主旨、佛學要義,尤致意再三。這部訪談錄遵循口述實錄,幾無潤飾,保持了鮮活的現場感。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中國現代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 more |
|||
梁漱溟先生講孔孟
結合中國現時的思想及西方思想,談了新時期對儒家思想的再審視、再理解。大家之筆,儘是神來之處,寥寥十萬字把一個「儒」字解釋得淋漓盡致。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蕭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祖籍廣西桂林,出生於北京,蒙古族...... more |
|||
梁漱溟鄉村建設文集(三)
|
|||
梁漱溟鄉村建設文集(四)
|
|||
梁漱溟鄉村建設文集(一)
|
|||
梁漱溟鄉村建設文集(二)
|
|||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梁漱溟全集
|
|||
梁漱溟訪談錄
書稿由1985年7月27日至1988年1月19日白吉庵對梁漱溟的24次訪談整理而成。梁漱溟是「箭垛式」的思想家與行動者,這份珍貴的記錄,對於了解梁漱溟的經歷、思想以及20世紀的中國歷史,都是一份難得的史料。 有四種「梁漱溟訪談錄」。 一種...... more |
|||
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增訂本)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艾愷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一書。艾氏為印證事實,訂正《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增訂本)》未盡正確、周詳之處,1980年8月特來華專訪梁漱溟先生,長談十余次。談話中,梁氏論述了儒家、佛家...... more |
|||
梁漱溟日記(上下冊)
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早歲信佛而後歸儒,亦不廢佛;以中學學歷而執教北京大學。壯年辭去教職,長期從事鄉村建設;發起民盟,為調停國共奔走呼號。1949年後屢受批判而始終不屈,傲然宣稱「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一生以「認識老中國,建設新中國...... more |
|||
梁漱溟先生講孔孟
圍繞《論語》一書,梁漱溟從自己的理解出發,把儒家思想解釋為十三個方面:仁、樂、訥言敏行、看自己、看當下、反宗教、毋意必固我、非功利、非刑罰、禮樂、孝弟、不遷怒不貳過、天命。同時,還結合中國現時的思想及西方思想,談了新時期對儒家思想的再審...... more |
|||
梁漱溟致夫人的四十九封家書(精)
由梁漱溟先生寫給第二任夫人陳淑芬的50封家書組成。這些書信從未發表過,對於梁漱溟研究者來說,意義非凡。特請梁漱溟的兒子來做相關注釋。《梁漱溟致夫人的四十九封家書》是失而復得的梁漱溟家書首次公布,特別收錄梁漱溟先生的珍貴手跡。...... more |
|||
我們如何拯救過去︰梁漱溟談中國文化
本書是梁漱溟長子梁培寬先生整理編輯的梁漱溟文稿,內容主要是議論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對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響,並用中西比較的視角,觀察兩種文化的根本不同,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這些見解遠超過今人的庸論。本書可為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提供一個...... more |
|||
師道師說:梁漱溟卷
|
|||
憶往談舊錄·梁漱溟回憶錄
|
|||
梁漱溟先生手跡選
一定的藝術和思想價值.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後以漱溟行世。生於北京,祖籍廣西桂林,順天中學堂畢業,其後皆自學。中國現代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執教於北京大學哲學系...... more |
|||
梁漱溟先生講孔孟
(1893-1988),字壽銘,后以漱溟行世,生於北京,祖籍廣西桂林,順天中學堂畢業,其後皆自學。中國現代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執教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30-1937年從事鄉村建設運動,1941年參與...... more |
|||
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
梁漱溟說︰人類不是渺小,是悲慘;悲慘在受制于他自己(制與受制是一)。渺小是最錯誤的見解。幾時你超脫了自私,幾時你超脫了渺小。不可戰勝的是誰?是生命。被戰勝的是什麼?是特質。生命是心,是心表見在物上的,是心物之爭。歷史(宇宙史)一直是心對物...... more |
|||
出世入世.梁漱溟隨筆
梁漱溟是著名學者,也是關注人生的思想家,《出世入世‧梁漱溟隨筆》選編了他廣有影響的深入淺出的作品,談人生、談理想、談生活,啟發人們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對于廣大讀者積極正確地對待隨時遇到的問題,給予哲理上的解釋。它對于人們理解生活,快樂生活...... more |
|||
我生有涯願無盡︰梁漱溟自述文錄
),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後以漱溟行世。中國現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儒家”之稱。其主要著作包括︰《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 more |
|||
吾曹不出 如蒼生何︰梁漱溟晚年口述(附贈光盤)
。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後以漱溟行世。中國現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儒家”之稱。其主要著作包括︰《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理論...... more |
|||
梁漱溟集
|
|||
梁漱溟論述集.人生的藝術
|
|||
梁漱溟先生講孔孟
理解。大家之筆,盡是神來之處,寥寥十萬字把一個「儒」字解釋得淋漓盡致,讀來不禁為之拍案! 作者簡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后以漱溟行世,生於北京,祖籍廣西桂林,順天中學堂畢業,其后皆自學。中國現代思想家、教育家...... more |
|||
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
梁漱溟說:人類不是渺小,是悲慘:悲慘在受制於他自己(制與受制是一)。渺小是最錯誤的見解。幾時你超脫了自私,幾時你超脫了渺小。 不可戰勝的是誰?是生命。被戰勝的是什麽?是物質。生命是心,是心表見在物上的,是心物之爭。歷史(宇宙史)一直是心對...... more |
|||
北大哲學門經典文萃 梁漱溟選集
梁漱溟,廣西桂輪船人,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1917年任北京大學哲學門講師,主講鯿哲學,1921年出版《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引起廣泛的反響。1924年辭去北大教職,此后在河南、山東乖地從事社會教育和鄉村建設運動,其努力和成果一時...... more |
|||
我生有涯願無盡:梁漱溟自述文錄
本書大抵是由梁漱溟先生生前關於、自身生平的文章 輯錄而成。先生自謂問題中人,且將其窮畢生之力孜孜 探求的問題歸諸為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在本書中,先 生細膩坦誠的筆觸之下,其披瀝此心艱難跋涉於探求社 會、人生兩大問題之解決的征途上的躅躅身影...... more |
|||
梁漱溟先生論儒佛道
「主要則在返乎自家身上之修持、涵養、證悟」,若不如此,而「只當作哲學來講者殊屬失真無當」。 現本書所收錄之文字,各篇既強調三家之學這一固有之根本精神——「力行實踐」,又指出儒家修養實踐的具體方法。 梁漱溟,原名換鼎,字壽銘,後以漱溟行世,生於...... more |
|||
中國文化要義
本書是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先生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與倫理道德的著作,對於中國文化有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理解,對今天我們認識和解決中國問題有重要的啟示作用。作者從集團(集體)生活的角度對比了中國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傳統...... more |
|||
我的人生哲學
|
|||
人世間自在獨行
梁漱溟,一生髮表了大量有影響的作品;他堅持獨立思考,特立獨行,表裡如一。人們在服膺他的思想的同時,尤為欽佩他的人格。梁先生曾經說過:“我一生受兩大問題的支配:一個是中國問題,再一個是人生問題。我一生幾十年在這兩大問題支配下而思想而活動...... more |
|||
印度哲學概論(外二種)
|
|||
鄉村建設理論(新編增訂本)
|
|||
中國文化要義
|
|||
人心與人生
|
|||
鄉村建設大意 答鄉村建設批判
|
|||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被譽為“震古鑠今之著作”(蔣百里),是梁漱溟先生的成名作,現代新儒學的開山之作。初版于1921年,後曾多次重版,並被譯為英、法、日等十多種文字,公認為東西文化論爭的經典文本。作者在激烈反傳統的時代潮流中,一反眾議...... more |
|||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
|||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問題中人”梁漱溟求解中國文化前途的問題之書。您可以不同意他的結論,卻不該忽視他所提出的問題。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包括本體論、認識論、文化觀、歷史觀和倫理學思想五個部分。作者將西方的非理性主義和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相結合,對東西文化加以...... more |
|||
深思與省悟
本書是梁漱溟長子梁培寬先生,編選其父文稿三十余年,從讀過的無數文章中,精選出印象特深、一讀再讀、不忍釋手的四十篇,並親自為每篇撰寫了編者導言。梁漱溟一生東奔西走,經歷之多,常人少有。書中既有人生的思索與領悟,亦有自述經歷、思親憶舊的回憶...... more |
|||
生命的奮進:五大師回憶錄
,留名於中國文化史。回望大師們的人生軌跡,其青少年時代意志之堅強,讀書之勤勉,心懷之寬廣,求真之熱誠,仍可激勵和啟發當今青年一代。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生於北京,祖籍廣西桂林。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more |
|||
此心不動隨心而動:聽大師講陽明心學
|
|||
朝話
廣西桂林。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1917年入北京大學任教,七年后投身農村,從事鄉村建設運動。終其一生用心於兩大問題:人生問題與中國問題;為此而思考而行動。主要著作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 more |
|||
人生的三路向
本書是對梁漱溟關於宗教、道德與人生問題研究的一次全面梳理。由梁漱溟先生的哲嗣梁培寬先生親自輯錄審定。 梁漱溟先生實踐的結果,是他關於人生問題的最終思考。他對人生本質的做了透徹的分析,提出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並對世人面對問題的應對態度...... more |
|||
中國文化的命運
梁漱溟先生塵封七十年遺稿首次呈現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最有價值的讀本《中國文化的命運》是梁漱溟長子梁培寬先生整理編輯的梁漱溟有關中國文化及其精神的文稿,其中三分之二是未曾公開出版的遺稿,時隔七十年之后第一次呈現給讀者。本書主要圍繞中國文化的...... more |